李新民當然知道這裏麵的難處,但是他自己的難處更大。他問過梁麗,這藥的價格還有沒有降下來的餘地,梁麗一口回絕了他,而且明確告訴他,公司下半年的業務就指著這藥呢!李新民如實說了大醫院裏醫生對這款藥的態度,梁麗想了一下,指示李新民:“大醫院不行,你可以試試小醫院。現在那麼多民辦醫院做廣告,他們的醫療水平怎麼樣咱們不管,但是他們有錢。能在當下開醫院的,背後都有大老板、大資金撐著。他們的醫生好多都是兼職聘來的,這些人在三甲醫院有身份,歇班的時候就到小醫院來坐診。你就找這些人,反正都是出來掙錢的,我就不信你拿著豬頭還找不著廟門!”

李新民猶豫地說:“可是那些醫生一般都是些老大夫,我跟他們說不上話啊!”

梁麗說:“你那麼多三甲醫院都磕下來了,還辦不了這些老家夥?不行就塞錢,找個中間人給遞句話,你別心疼錢,有的是你掙的!”

李新民想來想去,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他隻好按照梁麗說的,通過已經建立起來的關係,尋找中間人,拐彎抹角地找到這些廣告上曝光率挺高、但是醫療水平不好說的醫院。找到醫院,再找那些坐診的大夫。

李新民跑了兩趟就發現了,在這些醫院裏看病的大夫的確不考慮藥價,而且還有藥價越高他越敢開的架勢。到這些醫院裏看病的病人也比較奇怪,基本上沒有什麼本地人。找外地病人多的醫院賣藥是李新民他們這些醫藥代表的共識。那些社區醫院啊、二甲醫院啊,主要都是為當地社區的北京人服務的。這些病人都精得很,很少同意醫生給開自費藥,即使開了,也得反反複複調查清楚。

三甲醫院就不同了。來的都是全國各地慕名的患者,基本上醫生說什麼就聽什麼,還挑挑揀揀?你能掛上號、看上病就不錯了,啥也別說了。所以,什麼新藥、貴一些的藥,在這些醫院基本上能開得出去。

但是這麼貴的藥,又不一樣了。

李新民注意了一下,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醫院,往往都打著專治疑難雜症的旗號。很多患者,尤其是從外地來的患者,都是因為掛不上大醫院的號,在長途車站、火車站,甚至是別的醫院門口,被醫托兒給弄到這兒來的。這些人大多對北京的醫院很崇敬,又不了解,骨子裏都認定越貴的藥越有效。

了解了這些,李新民就從兩家打著專治肝病的特色醫院下手了。他聽取了梁麗的意見,該出手時就出手,給錢的時候絕不手軟。他買車剩下的那點錢花得都快差不多了。可是也真有效果,沒出一個月,兩家醫院的三四個大夫都開出去好幾萬的藥了,還跟他要呢!

李新民月底去公司對賬的時候,又看見了梁麗。他跟主管主任那裏核對完數據,又拿走了一部分新藥,之後就趕緊借機會溜進了梁麗的辦公室。梁麗仿佛知道他要來似的,提前就把百葉窗放下了,開著門等他。李新民一進去,就趕緊關上了門。

梁麗坐在老板桌後麵笑盈盈地看著李新民:“怎麼樣?收成如何?”

李新民興奮地說:“真不錯!你那主意真好!我這個月就磕了兩個小醫院,可是他們真敢幹啊,這一個月下來就賣出去好幾萬!這不,還要呢!”

梁麗站起來走近李新民摸著他的下巴,笑著說:“主要是你能幹!我沒看錯,說了你九個月能掙出五萬,你肯定能!努力吧!”

李新民嬉皮笑臉地攬過梁麗的腰:“我還得好好謝謝你啊!”

梁麗推了一把李新民:“你別鬧!這是公司!”

李新民仍然保持著笑容:“那你說在哪兒鬧合適?”

梁麗笑著拉開了李新民的手:“下星期我老公就回來了,你還是回家侍候你老婆吧!”

李新民落寞地收回了自己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