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媽走了。就在嚴小青打電話跟李新民大吵,責問他為什麼夜不歸宿的時候;就在李新民躲在樓道裏,向老婆顛三倒四地解釋老媽病得很重,今晚要陪床、不能回家的時候。新民媽在半夢半醒中突然就扭曲了五官,她晃動雙手,沒有人;她的胸口發出了恐懼的聲音,也沒有人。在她最難受的時候,旁邊床的病友被驚醒了,下意識地按響了護士的呼喚鈴。
李新民在樓道的那一頭,看到值班醫生、護士奔跑著衝進他剛剛離開的那間病房的時候,他忽然聽不到嚴小青在電話裏大聲的斥罵了。他好像聽到老媽在叫他,他也跑進去,他跑得很慌張,連手機都沒有關。嚴小青的聲音從話筒裏傳出來,衝進漆黑冰冷的樓道,醫院的病房深夜裏顯得更加淒冷。
……
李新民辦完老媽的後事之後見到了姚逸。姚逸聽完了整個過程,建議李新民去調查一下老媽的死因。姚逸是律師,有職業的敏感,李新民聽從了姚逸的建議,找人弄出了老媽的病曆,把老媽服用過的所有藥物都留樣、留了方子……
在畢業多年之後,李新民又一次回到學校。他先去找了學校裏腎病方麵的專家,拿著病曆一點一點聽人家給分析;然後又去自己的學院,找藥學的權威,一張一張地去看老媽服用過的方子。
折騰了一個月,調查的結果出來了。新民媽果然是非正常死亡,姚逸的推測沒有錯。但是問題不是簡單的誤診或是醫療事故,問題出在藥上。李新民找的教授明確告訴李新民,之前新民媽服用的藥物一直是對症的、沒有問題的;問題出在臨去世前幾個月,劉大夫新開的藥物上。這種名叫“腎之榮”的西藥不能和新民媽一直服用的藥物共同服用。如果用了“腎之榮”,其他的藥物就要停。而且,最嚴重的是,劉醫生把劑量開大了。這個藥,長期服用的話,一天隻能服用一粒;但是給新民媽的醫囑上,讓她一天服用三次,每次一粒。
李新民按照老教授說的,又上網仔細查閱了藥物說明;他又去查藥典……一切都搞清楚了,李新民的眼淚又一次控製不住地湧出來。他抓起電話,哆哆嗦嗦地打給姚逸:“姚逸,我去查了,我媽吃的藥有問題……”
姚逸聽到電話裏李新民泣不成聲。她隻有安慰:“你先把材料收好,到我這兒來一趟。我可以幫你,咱們得向醫院討說法!”
李新民在家裏,確切地說是在老爸老媽的房子裏,哭著、擦著眼淚收拾所有的東西。老爸不在,他受不了熟悉的房子裏沒有了熟悉的人,去李新民的大爺家暫住了。李新民收拾好所有的材料來找姚逸。
姚逸已經約了專門負責醫療官司的同事,一起在等李新民。他們一起聽李新民講述了新民媽之前的所有症狀、服藥情況,以及醫學院的教授給出示的情況說明。姚逸聽完了,問她的同事:“張淼,你看,他這情況該怎麼辦?”
張淼,律師,一個四十出頭的中年男人,在一張一張地看完資料之後,對李新民說:“這件事看你想怎麼辦,是要為死者討一個說法,還是委托我們私下和醫院接觸,也就是說私了。”
李新民不懂:“什麼叫私了?”
張淼耐心地給李新民解釋:“現在醫患之間的糾紛很多,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即便是出了醫療事故,隻要沒死人,很多人還是采取私下裏協商的手段來解決。我必須告訴你,在醫院麵前,患者永遠是弱勢,你要打官司,就得作打持久仗的準備。”
李新民說:“我懂!我就在醫院裏上班。可是我媽都死了啊,我媽不能死得這麼不明不白呀!”
姚逸也說:“我們做最壞的打算,如果打官司,勝算大不大?”
張淼說:“姚逸,這個你也知道,這種官司無所謂輸贏。關鍵是,你們的訴求是什麼?希望能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姚逸看著李新民。李新民說:“我要討個說法,是他們把我媽治死的,主治醫生、醫院都要承擔責任。”
張淼接著他的話頭說:“是啊,可是你想要他們承擔什麼責任呢?我必須告訴你,像這樣的情況,最好的結果,是法院的判決對你有利,判醫院負責。那樣的話,也就是民事賠償,以我的經驗來看,賠償款不會超過十萬。但是如果咱們和醫院私了的話,可能也會拿到八萬左右。我建議你回家去跟家人商量一下,看看到底采取哪種途徑。打官司,需要時間和精力,要半年到一年。私了可能要快一些,但是,你所希望的,主治醫生負責的想法就實現不了。他還會當他的醫生,醫院頂多罰他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