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計劃的基本功(3)(2 / 2)

一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特殊情況下,經營某幾種產品能同時獲得成功,就誤認為多元化是企業的成功之道。

二是看到別的行當賺錢,就見異思遷,恨不得這個世界上的錢都由自己一個人來賺。

三是自己取得一點成就,就過分地誇大自己經商的能量,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無往不勝,進入哪個行業,都可以獲得成功。

其實,擴張和多元化,在企業家們看來實際上都是發展。沒有發展,企業就沒有競爭力,甚至不能生存。“發展是硬道理”,每一個企業家都會有擴張情結,在這一點上,中國企業家和國外的CEO們沒有任何差異,在所有決策失敗的的層麵中,也隻有這一點,中外企業家最為相像。國外的CEO們可能比中國企業家們更冷靜一些、更有節製,但他們為了企業的發展也必須擴張,即使這種擴張是被動的。

企業家不論中外,都有擴張情結,因而都在犯著發展中的錯誤。因為發展即意味著在新的領域內拓展,或利用新的手段擴大原有的市場,而這些嚐試都意味著風險和不確定性。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企業可以發展多元化呢?

從企業的戰略決策方麵來看,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是可以搞多元化的:企業所在的行業已是“夕陽產業”,將逐漸為時代所淘汰(如煙草業);企業所在的行業進入大批競爭者,主要產品將嚴重過剩,行業利潤變的極為微薄甚至無利可圖;企業具有開拓新產業的足夠資金實力和人才儲備;目前所在的產業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都很成熟、很穩定;企業的管理到位,企業決策者有足夠的精力從事新產業的研究、開發與管理。因此,企業應該自覺地從創業成功中培育開發自身的核心能力,並在多元化過程中開辟相關領域,把握拓展的節奏,這才是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所必須充分注意的。

企業在發展多元化需要考慮什麼呢?

首先,企業渡過創業時期要擴張是自然的發展需要,多元化就成為基本的選擇。但是,多元化發展是要冒極大風險的。企業搞多元化,不能完全以當期利潤為導向,而要詳細做好市場調研,最好選擇和自己產業接近的投資目標,盡量減少風險,急功近利要不得。再者,有充足資本的話先專心把已有產業做得更大不更好嗎?如果已有領域都發展得不成熟,而盲目多元化,失敗就很難避免,甚至會殃及老本行。

另外,多元化還有一個人的問題。企業家首先應該轉變為戰略家,實幹者應轉變為專業管理者。因為,企業做大了,風險也就越大。這時,需要領導者有一種戰略的決策思想,敏銳的投資眼光。管一個單體企業和管一個集團企業是不同的,管20個人和管200個人能完全用同一種管理模式嗎?顯然不行。這就需要領導者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因為身上擔子更重了。同樣的,以前企業創業時期需要實幹者,當企業發展做大了,就需要更加專業的現代管理了。這就意味著實幹家應盡快充電學習,轉變為專業的管理者,或企業盡快充實專業人才,才能適應多元化發展要求,否則就要拖後腿。很多企業在多元化擴張之路上的危機,也包括未解決好這兩個轉變。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及消費者的日益覺醒和成熟,企業的投機率已經大大降低。有理性的管理者應該適應市場規律,遵循市場規則,作決定前應該“三思”了。

專題學習:大公司的退出近年來,世界著名大公司不斷傳來“退出”的信息:西門子公司忍痛賣掉彩電生產線;飛利浦出讓生產大家電的子公司;百事可樂為集中精力打敗對手,不得不放棄飯店和快餐業。2002年,菲利普·莫裏斯公司著手拍賣“非核心業務”,並進行裁員和重新整合;通用汽車公司也將出售15家零件廠,以進一步提高競爭力。

評析:麵對著我們的失敗,我們也該向國外的CEO們學另一項本事:會擴張也會退出。

基本功13

決策的過程

通俗地講,決策就是作決定。我們理解,決策就是對組織未來實踐的方向、目標、原則和方法所作決定的過程,包括識別問題、,確定標準,分析權重等一係列環節。

識別問題決策製定過程對於一個存在的問題,或更具體一些,存在著現實與期望狀態之間的差別,問題識別是主觀的,並且,那些不正確的,完美地解決了錯誤問題的管理者,與那些不能識別正確問題或沒有采取行動的管理者幹得一樣差。

確定決策標準管理者一旦確定了需要注意的問題,則對於解決問題中起重要作用的決策標準也必須加以確定。就是說,管理者必須確定什麼因素與決策相關。無論明確表述與否,每一位決策者都有指引他決策的標準。在決策製定過程的這一步,不確認什麼和確認什麼是同等重要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