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功20
組織的外腦借用
如今,某企業隻要在谘詢市場上駐足片刻,立即會有數家自稱能為企業提供係統谘詢的一體化服務谘詢公司聞風而來,要求充任企業的“外腦”。企業的專業“外腦”市場,喧囂攘動,熱鬧非凡。
企業對“外腦”的需求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是市場經濟浪潮推動的結果。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運轉有其固有的一整套行為方式。企業每個方麵的每個環節都有固定的相對應的應對方法。如果應對方法麵臨失效或作用欠佳,上級主管仍可以為企業做主心骨。因此,企業在相對平靜的環境下,隻要按部就班地工作,不會遇到束手無策之事,也沒有必要為工作以外的事情操心。而計劃經濟轉軌到市場經濟之後,決定企業命運的因素多起來,市場可配置的資源一下多了起來,企業需要進行的複雜活動越來越多,比如產業政策的分析、宏觀經濟環境的判斷、融資投資的決策……個人的智囊或小團體的智慧明顯不夠,居安思危,占有更多資源成為企業更實際的需求,由更專業、更高級的“外腦”來指導企業行動成為必然。
每一個企業都希望把傑出的人才網羅盡,但這隻是一個美麗的憧憬罷了,然而企業可以采取將“外腦”借用到組織中來的做法,這樣無形中也是一種合理利用資源的方法,但企業在選擇“外腦”時,一定要根據自己企業的需要和“外腦”確實具備的能力來決定,否則,我們前麵提到的“花瓶症”也許會出現。
企業在遇到以下情況時需要“外腦”:
市場的變化增加了企業家決策的難度需“外腦”助力;企業家自身的素質需“外腦”優化;管理的科學化需“外腦”協助規範;企業發展的關鍵時刻需“外腦”把關;企業家事務纏身需“外腦”幫忙;換個角度看問題需“外腦”參謀;防止決策主觀片麵需“外腦”平衡。
企業在以下幾種時候需要“外腦”:
當企業管理者預感未來競爭激烈,企業可能有潛在風險時;當企業管理者決心通過管理提高產品品質和改善服務時;當企業經濟效益雖然良好,但管理者感到需要抓住良好時機爭取企業更上一層樓時;當企業需要進行綜合診斷,準確、係統地查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時;當企業膨脹,感到對大型企業或集團企業的管理不能再用傳統型經驗方法領導時;當企業需要對整個組織進行“再造”和改善各項職能時;當企業需要加強進入市場的能力時;當企業需要整體改善企業文化與管理製度相結合以形成強大動力時;當企業需要加強全員培訓以提高員工素質時;當企業需要作管理上的局部改善時。
專題學習:華為公司基本法啟示
1999年,深圳華為公司推出《華為公司基本法》,一時在業內外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上得到了國務院高層領導的首肯,下有學者專家的稱許,認為“這是中國民營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座裏程碑”。繼而,人們打聽到,這部基本法起草小組的主要力量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數名教授學者。他們受華為之聘,擔任該企業顧問。從1995年底開始,曆時3年,他們總結了華為10多年來的成長曆程,為華為的經營管理搭建了基本框架,提供了政策性的發展思路,該法除了其名,稱“基本法”的提法新穎外,其內容中也蘊含了相當有創新價值的東西,比如曾名噪一時的“知本主義”。
評析:學者型“外腦”的可貴之處正是在於他始終處於冷靜客觀、相對獨立的旁觀者角度,以係統的思維觀來看待企業,絕少陷入當局者狂熱、迷亂的境地,或者局限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為方式,這是學者與操作者的最大區別。
專題學習:清華學子的上書
清華大學的14名MBA學生經過兩個月的調查研究,給北京電信送上了一份“挑刺書”,為北京電信的發展提出了積極的建議。這是北京電信探索與高校實現合作發展、做學習型組織的又一成果。
“挑刺書”以前沿的理論視野坦誠地指出了北京電信在戰略管理機製、核心競爭力、財務中心組織設計、績效考評和人力資源規劃等五個方麵的有待改進之處,並提出了相關解決方案。北京電信從7月初開始接待這14名清華大學MBA學生的暑期實踐活動,請他們和部分員工組織了財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和企業戰略策劃四個課題組,給北京電信挑毛病。
評析:麵對經營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企業必須有人靜心思考。相對於企業的自醒,“外腦”提出的問題少了一份顧忌,多了一份尖銳。
專題學習:他們為什麼需要外腦
據統計,全球500強企業大約有40家有長期合作的管理谘詢公司,為什麼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國外大型公司還要“外腦”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