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自內心地合作
根據一些宗教,人死後便會因自己生前的所作所為而被安排入天堂或地獄。一輩子施恩行善的人會升入天堂,而一輩子惡貫滿盈的人則會墮入地獄。
但是天堂與地獄的生活又有什麼區別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包括張三。
這天晚上,張三做夢遇見了如來佛祖。他向佛祖提出想看看天堂與地獄生活的心願。佛祖見張三很虔誠,於是便答應帶他到天堂和地獄轉一圈。
佛祖首先把張三帶到陰森森的地府。地府中寒氣逼人,看見的都是骨瘦如柴、飽受饑餓的小鬼。
“為什麼他們都這麼瘦呢?”張三問佛祖。
“你瞧!”
這時,正好午餐時間到了。那些餓鬼都擁到一個巨大的鍋旁。不過,此時他們的雙手都被綁上了一雙長達六尺的木勺。他們爭先恐後地爭吃,但由於被長勺所約束,很難將食物送進口,吃到口裏的遠沒有掉到地上的多。
看到這個情景,張三頓時明白了為什麼這些餓鬼永遠是那麼瘦小。
過了一會兒,佛祖又帶張三去參觀天堂。天堂裏鳥語花香,仙人們個個臉色紅潤,身體健康。
“到底他們是吃什麼食物呢?”張三問佛祖。
“食物沒有什麼差別,不同的是他們不像地獄的餓鬼一樣貪婪、自私。你瞧!”
隻見一群仙人正在一個巨大的鍋旁吃飯,他們的雙手也綁著一雙長達六尺的木勺,和餓鬼的一樣。但不同的是,當他們以木勺撈到食物時,他們是將食物往別人的嘴裏送去,而別人也將食物送給他,在彼此的默契合作下皆大歡喜!
遊覽了天堂和地獄,張三才真正明白真誠合作比明爭暗鬥要好得多。
故事解讀
在一個企業中,所有員工作為一個整體,應該真誠合作,為集體的共同利益而努力工作。領導要讓員工明白這樣做為企業也是為員工自己。如果因為貪圖私利而互相爭奪,最終損失的還是自己。
◎ 職工是企業的上帝
美國第四大零售店華爾連鎖商店成功的秘訣就一句話:“我們對自己的員工關懷備至”。
華爾的創辦人華頓自1962年開始,每年都要視察下屬的各個連鎖店。公司的經理們在他們帶動下每年都用大量的時間到連鎖商店裏工作,辦公總部空蕩蕩得像個無人倉庫。華頓常說:“我們最好的主意都是職員提出的;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讓同事們說話,請他們參與管理工作。”
有一次,華頓到批貨中心去,他站在貨運甲板上和工人聊天。過後根據那裏的工作條件和職工的需要,他決定建兩個淋浴大棚。每個員工都感到老板無微不至的關懷。
又一次,華頓坐專機到得克薩斯州的蒙特皮雷森鎮去,他在半路就下了飛機,讓駕駛員在目的地等他。他在公路上攔住一輛華爾連鎖店的運貨車,乘車到達了目的地,在車上他同司機聊得很投機。
華爾連鎖店的員工都感到自己有所成就。在每周六召開的例行管理會議上;工作成績突出的員工會獲得一枚徽章。每星期都有幾個店麵榮登“榮譽榜”。
到1970年,華爾連鎖店就已經擁有員工2萬多人,銷售額增至16億美元,連鎖店分店由18家發展到330家。
故事解讀
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有一種管理理論及模式行之有效:把人的尊嚴放在第一位,關心員工,使他們自尊自信,能夠心情舒暢參與企業的生產、管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