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讀故事,解讀市場營銷策略(3)(1 / 2)

蘇格拉底打斷了他的話:“既然這個消息既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說呢?說了也隻會造成我們兩個人的困擾罷了。”

故事解讀

企業管理中,能否很好地搜集、甄別、分享並分配信息,是一個管理者能否實現有效管理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當下屬說有事要告訴你時,不妨也先用三個“篩子”過濾一下。

◎ 芬克斯酒吧

地處耶路撒冷的芬克斯酒吧,是一位名叫羅斯恰爾斯的猶太人開的。一次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來到這裏,突然想到酒吧消遣消遣。於是他親自打電話,說有10個隨從一起到貴店,希望到時拒絕其他顧客。像這樣一位顯赫的國家領導人光顧小店,是一般老板求之不得的事。不料,酒吧老板客氣地說:“您能光顧本店,我感到莫大的榮幸,但因此謝絕其他客人,是我做不到的。他們都是老熟客,是曾支持過這個店的人,因為您來臨拒他們於門外,我無論如何做不到。”基辛格隻得不滿地掛了電話。

這恐怕就是芬克斯,一個不足30平方米,僅有一個櫃台5張桌子的小酒店,被美國《新聞周刊》雜誌,選入世界最佳酒吧前15名的原因了。

故事解讀

高明的商家,都是不會嫌貧愛富的。因為他們知道比起100元錢的顧客來,1元的顧客是使企業繁榮昌盛的根本所在。

◎ 一杯冰水

迪斯尼樂園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小事。一名員工在樂園主道上掃地,一位遊客上前詢問哪裏有冰水,這名清潔工無法丟下手邊的清潔機器,於是,指引遊客到對麵的飲水機。遊客轉身後,這名清潔工看到飲水機這邊正好站了一名服務員,於是用無線電對講機通知對方,等到那名遊客走到對麵時,服務員已經端著一個紙杯迎上來說:“您想要杯冰水,是嗎?”遊客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正是因為這種讓人“驚訝”的服務,使得遊客重遊樂園的比例提升到10%以上。

故事解讀

在買方市場占據優勢的今天,賣方僅靠物美價廉的商品,已不足以在市場競爭中持久取勝。隻有實實在在、悄無聲息的細小服務,才可能讓顧客產生感動的消費情結。

◎ 愚蠢的策略

美國胡佛牌吸塵器歐洲公司麵對已經飽和的英國市場,為了再創佳績,在1992年下半年推出了一個促銷廣告:

買一台價值100英鎊以上的胡佛牌吸塵器,將拿到1張去美國的機票(價值至少250英鎊)。

在有些人看來,這簡直是個騙局,但是胡佛公司卻信守諾言。這一廣告一經打出,立即造成轟動效應,人們爭先恐後,英國的推銷商也目瞪口呆。轉眼之間,售出了20多萬台。蘇格蘭的工廠也不斷加班生產,以便滿足需求。

然而,在創造了這個銷售佳績之後,惡果出現了,不僅美國總公司必須倒貼出2 000萬英鎊為客戶買機票,而且二手貨市場上到處可見出售“未拆封”胡佛吸塵器的廣告。因為英國每個家庭早有1台吸塵器,而當人們遊完美國歸來後,再賣掉它還很劃算,換算下來隻要50英鎊就可以暢遊美國。“短暫的銷售熱”過後,蘇格蘭工廠無活可幹。總公司意識到這一促銷決策的錯誤,換掉了胡佛歐洲公司的總裁和市場服務部的總經理,蘇格蘭工廠的工人也被迫凍結工資兩年。

故事解讀

這就是典型的決策浪漫化,完全忘記了公司的目標是獲取最大利潤——而不僅是要單純地擴大銷售。

◎ 碎片的聯想

一間屋子,有房梁、一個人、一根繩子、一隻小凳子……請問:你想到了什麼?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想到了一出人間悲劇?我們錯了。要不是我親眼看到照片,我也不會想到,其實真實的場景是:繩子從房梁上垂下來,上麵掛著一個小凳子,凳子上坐著一個小孩兒,在蕩——秋——千!

請問:你又想到了什麼?是不是又和我一樣想到了快樂、溫馨和無憂無慮?我們又錯了。事實是:隻有房子,隻有繩子,隻有凳子,沒有父親,沒有母親,這是一個孤兒!

故事解讀

隨意地將世間通行的“常識”充填到局部當中,去“組織”、“解讀”這些局部,進而能“判斷”全部嗎?當然不能。作決策時正像這幅圖一樣,我們常常隻了解局部,不了解全部。

◎ 網上網下

美國有個43歲的婦女,為她姨媽向政府申請到了一個免費的輪椅。

她所做的不過是準備了一些必要的文件並填寫了一些表格。為此,她還寫了一篇如何向政府申請免費輪椅的報告。

她在網上賣她的報告,她的成本僅是2美元,後來她每月可賺3萬美元!簡直難以置信,如此簡單的事會有市場,會有如此的潛在利益!隨後,她又在報刊上做廣告,這次她在賠錢。

很奇怪,這份報告隻能在網上賺錢。

故事解讀

網絡營銷和傳統營銷相比,有著其獨到的地方。網絡營銷的最大特點是:方便快捷,鼠標一點,一切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