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讓孩子通過運動更加有效的學習 ——激發孩子的身體運動智能(1 / 3)

第三章 讓孩子通過運動更加有效的學習 ——激發孩子的身體運動智能

體育對於兒童的腦力緊張不會增加負擔,相反的,它在腦力作業之後起一種鬆弛作用.使腦力得到特珠的休息。

——加裏寧

身體運動智能——用身體運動來體會所學的知識

波拉( Paula)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被學校評定為學習有障礙的學生。於是,她被安排在實施特殊教育的班級裏,波拉也因此而幾乎再也沒體驗到任何學業上的成就感。

在基本技能方麵,波拉一直落後於她的同齡人兩個或更多個年級的水平,這大大損傷了她的自尊心,她非常厭學,甚至在六年級開學前那個暑假期間,波拉曾試圖自殺來解決這一問題。最終,還是波拉的父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他們把波拉調回到普通班級裏。

恰巧,該班的班主任是一位非常富有同情心的老師,正是在這位老師的引導下,波拉才得以重歸主流。當波拉剛剛進入這個普通班級時,這位老師就通過最初幾天的觀察發現,波拉有著出眾的身體優勢——她比同齡孩子高,走動時泰然自若、大方得體,尤其是走路和跑步的動作都十分輕鬆優雅,看著波拉,仿佛有一位舞者出現在了老師眼前……

於是,一天,老師找到波拉,問她以前是否學過舞蹈。波拉回答說,曾經上過芭蕾課,但後來沒有繼續。這讓這位老師不由自主地想到:是否可以通過運動來使波拉進行更加有效的學習。

當時,雖然波拉已經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了,但她的拚寫技能卻僅僅相當於那些二年級學生的水平。麵對這種狀況,老師本著自己對波拉具有動覺天賦的直覺,建議她用身體來表現26個字母,並以此來創作一個運動字母表。例如,為了演示字母“T”,她可以身體站直,雙腿並攏,雙臂展開。有些字母如“M.B.W”實在是很難創作,但它們很有啟發意義,處理起來也饒有興趣。波拉表示她將考慮老師的這個提議。第二天上課前,波拉匆匆趕到教室,告訴老師,她有東西要給老師看。於是,波拉開始了她的表演——她先把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個一個地跳了出來……從那以後,波拉將舞蹈運用到學習中,這使她的學習成績得到了很神奇的提高。四個月後,令所有人驚訝的是,波拉不再用舞蹈演示寫作了,而是和其他同學一樣,坐在座位上寫作業。在六年級結業前,波拉的寫作和閱讀水平已達到該年級要求的水平。七年級的時候,波拉進入了地方初中,在那裏,所有的班級都是普通班,而波拉的成績別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波拉的表現正是加德納教授提出的,是一個身體運動智能強勢的人。但並不是隻有波拉一個人才需要用身體運動來體會所學的知識。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感到,僅憑視覺和聽覺通道來理解和記憶信息是不夠的,無法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和記憶。一些有運動、觸覺傾向的孩子往往需要觸摸、操縱物體,才能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的知識。

家長們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喜歡運動,如踢球、跑、跳、或者常常找些材料製作一些物品以備遊戲用,或者模仿演員演某些劇目等,這些都是孩子們身體運動智能強勢的表現,應該對他們進行運動引導和教育。真正使孩子的潛在智能充分的發掘出來,使他們更加優秀的成長起來。

測測孩子的身體運動智能

身體運動智能是指一個人善於運用整個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以及運用雙手能靈巧地去創造出或改造出一些事物。在加德納看來,那些使用身體或身體部位,諸如手,來熟練解決問題的人具有高度發達的運動智能。運動員、舞蹈員、編舞者、啞劇演員、演員、外科醫生和工藝家等都表現出高水平的運動智能。

身體運動智能是多元智能中的重要部分,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在生活中,身體運動智能強勢的孩子,常有以下表現:

·活潑好動,動作靈話、協調,平衡能力很強;

·喜歡攀登,並從高處跳下;

·喜歡走狹窄的地方;

·喜歡立定跳遠;

·如果孩子長時間坐在一個地方,他會精神煩躁不安,會敲打物體、扭動身體;

·喜歡拆裝物品;對於陌生的物體,喜歡用手觸摸;

·喜歡扮演、模仿舞蹈演員,隨著適合的音樂跳起“小天鵝”、“打魚翁”等舞蹈;或者將電視劇裏看到感興趣的角色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繪聲繪色,活靈活現。

當然,除了這些表現外,運動智能強勢的表現還有很多,我們不可能將所有運動智能強勢者的表現全寫出來。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自己的特點,加以分析,如果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有著超強的身體運動智能,應該充分調動、培養,確立這種強勢,以便為日後孩子的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下麵,我們將打開我們的智能培養工具箱,為您介紹幾種培養孩子身體運動智能的精典策略。

智能培養工具箱

從小對孩子進行有效的、係統的運動刺激,這對孩子的發育來說是很有必要的,並且也可有效地促進孩子身體運動智能的良好發展。在這裏,我們試圖給家長們介紹一些實用可行的培養策略,讓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選用這些策略,讓孩子在循序漸進的運動訓練活動中得到樂趣,活潑健康的成長。這些策略包括:

創設身體運動智能學習的環境

走、跑、跳 使用玩具 發展各種感覺 在大自然中的遊戲

學走步 玩沙包 石頭、剪刀、布 觀察小動物

過“小橋” 玩球 舞蹈 捉昆蟲

放風箏 玩小棍 跟著兒歌做動作 玩水

老鷹捉小雞 滾鐵環 花瓣接龍 玩沙

玩滑板車 聽回聲 冰雪遊戲

神秘的口袋 爬山

創設身體運動智能學習的環境

給孩子們創造促使他們身體運動智能發展的良好學習環境,在生活中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進行創設:

·給孩子準備球、跳繩、皮筋、滑板車等,領孩子們到操場或平坦寬敞的場地去玩,盡量發揮他們對體育的興趣;

·如果孩子喜歡動手製作一些物品,那麼家長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材料,促使他們利用這些材料去探索、去創造,發展一雙靈巧的小手;

·利用機會帶孩子去體育場看體操、球類等比賽,到劇場看兒童劇或舞蹈。以培養他們的興趣,增加學習動力;

·利用電視節目中,孩子們喜歡的內容,家長加以講解,提供一些粗淺的運動知識或文藝方麵的知識,使孩子明白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增強學習的願望;

除此之外,家長要尊重、關懷孩子的選擇。身體運動智能有不同的形式表現,孩子自己會決定他們感興趣的某一方麵。所以,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愛好,給孩子探索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興趣。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家長要及時給予幫助、指導,直到孩子學會為止,培養他們的信心和毅力。

走、跑,跳

走、跑、跳,這一係列的運動,有利於發展孩子的各個感覺器官,擴大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促進孩子的心理發展,更能增強孩子的身體運動智能。因此,家長應創造各種條件讓孩子們有較多的機會練習這些運動。

·學走步

這種遊戲,隻適合於小一點兒的幼兒,當孩子能獨立站穩時,家長就要鼓勵他大膽向前走。可以是媽媽輕輕搭著孩子的雙手向前走,讓孩子感覺有人保護他,使其有安全感,敢於大膽向前走。

或者媽媽拉著孩子的一隻手走。還可以媽媽站著或蹲著,張開雙臂做出要接住孩子的樣子,鼓勵孩子走過來,如果一直走得比較穩,家長可以逐步往後退,讓孩子多走一段路。

·過“小橋”

走架高的木板或走便道的馬路牙子,可以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並且能滿足孩子運動和表現自己能力的需要,能夠促進孩子身體運動智能的發展。

平常,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便道上的馬路牙子,或在戶外平坦的地方畫一條線,讓孩子從線的一端兩腳交替踩著線往前走到線的另一端。這種走法是兩腳走一條直線,要求平衡能力強,身體隨時要調節平衡才能走好。

不過須在此提醒的是,年齡小的孩子走時家長可在旁邊扶著孩子的手,提醒他慢走、走穩。對年齡大的孩子在教會他走以後,可以讓他獨立走,家長隻要在旁邊稍加注意保護即可。

·放風箏

放風箏是一項既益智,又使人愉快的活動,並且還可以在一係列的走、跑、跳運動過程中,增強孩子的腿部力量,保持身體平衡性和協調性,使其身體的運動智能得到良好發展。

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隻(為了簡單方便,家長也可以給年齡小的孩子用一條細繩係上一張紙條;大一些的孩子可做一隻方塊風箏)或買一隻風箏,讓他們拿著在寬廣的地方放風箏。在放風箏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隻能快跑,“風箏”才能飛得高。年齡大的孩子在放風箏時,他們會感覺到風向和風箏起飛的關係。在跑跑、走走、前進、後退中得到很好的鍛煉。

·老鷹捉小雞

老鷹捉小雞是一種在生活中常見的運動性遊戲。這主要培養孩子急跑、急停、急轉彎的能力,對於促進孩子身體運動智能的良好發展有著很好的作用。

家長可以讓孩子請幾個小夥伴一起來參加,媽媽可以充當雞媽媽,小朋友們要一個牽一個的藏在雞媽媽身後,然後,讓爸爸充當老鷹,或挑選一個身體強壯,反應靈敏的孩子充當老鷹,等人家都準備好了,“老鷹”喊:“老鷹來了,老鷹來了……並作出要抓小雞的動作,“雞媽媽”則要喊:“小雞們,快藏好了,老鷹來了……並隨著老鷹捕捉的方向調整躲藏的位置,“小雞們”則跟著媽媽不停的跑動,以此來躲避老鷹……

此種遊戲很受孩子們的喜歡,不過在此需要提醒的是:家長跑的距離和速度的快慢,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發展水平來自行確定。遊戲玩熟練後可加長距離和提高速度。為了增加孩子玩遊戲的興趣,家長可給孩子們製作老鷹、雞媽媽、小雞的頭飾戴在頭上,孩子玩起來會更高興。

發展各種感覺

人類最初學習的信息來自身體的各種感覺,給孩子玩一些適當的運動性遊戲,能很好地幫助他們發展各種感覺器官,使大腦和身體互動協調,能夠處理和綜合一些感覺信息,幫助孩子提高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