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律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可以盡早地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探索的能力,讓他們懂得,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較量,更多的則是意誌和毅力的較量,沒有這種精神,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
生活中,為了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家長應該充分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從小事做起。比如你在洗碗拖地時,孩子也想試一試,那麼你不要擔心他幹不好,要及時抓住這個機會,鼓勵孩子,讓他試著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家長也不要對他指責批評,誰不想做得更好些呢?家長應該先肯定孩子的進步,表揚他能幹,然後可以指出他的不足,提醒他注意,下次做時,孩子肯定會做得更仔細,更起勁。
沒有人生來就會做許多事的,所以家長不僅要善於引導孩子,還要耐心地去教,孩子反複地練才會越做越好。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還要對孩子要求適度。不要盲目培養孩子做不到的事情,應該適時、適度的去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反思自己
經常對自己進行反思,可以更好的認識自我,是培養內省智能的重要方法。所以在生活中家長應該多給孩子提供反思自己的機會,例如:當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遇到了挫折,家長首先要給予鼓勵和引導,和他一起解決問題。並且還要對孩子提出問題,比如:積木搭到了很高的時候,卻倒塌了,孩子肯定很沮喪,這時父母可以問問孩子:它為什麼倒了?是哪一塊積木搭的不合適?要怎樣搭,它才不會倒?然後與他重新搭建積木,搭建過程中要耐心地解說正確的方法。
如果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問題或困難,比如:孩子下學期就要分文理科班了,到現在都還沒想好到底是學文還是學理,那麼此時,家長也要幫孩子好好的反思自己,可以給他列幾條問題,讓他思考,如:你覺得自己的理科強一些、還是文科強一些?你喜歡理科,還是文科?如果你上了理科,你會不會後悔,有沒有能力趕上去?……然後,和孩子一起綜合分析孩子的現實情況。
隻要家長堅持對孩子進行一段時間的自我反思訓練,注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相信你的孩子在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不會再茫然無措,他會通過自己的反思,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這對家長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精神,使他們在生活的磨煉和教育中真正成熟起來,做一個幸福、快樂、堅強、富有智慧的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我的價值
認識自己的價值對於激發孩子的內省智能有很重要的作用。內省智能強的人,既有自知之明,也善於自我調節、自我控製,這是很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成材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家長應該在生活中,從多角度培養孩子認知自己的價值,從而更好的激發孩子的內省智能。
·我當家長
孩子常玩的“過家家”遊戲,其實是一種角色遊戲,角色遊戲對內省智能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家長可以選擇一個空閑時間和孩子做“過家家”遊戲,讓孩子來當“家長”,家長來當“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故意再現孩子以前的一些任性、發脾氣行為,有意難為“家長”,讓“家長”來處理這些頭痛的事,讓“家長”來給“孩子”講道理……
這樣做,可以使孩子盡量體驗父母的感受,從而對自己以前的行為有一個反思,對大人的無奈深有同感!讓孩子在遊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使他有不同的心理體驗。所謂換個角度看自己,對於提升內省智能非常有效。
·成為小幫手
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態,隻有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才會積極進取,才會勇往直前,可見,自信心是成材必備的心理素質。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樣也是激發孩子自我內省智能的一項重要方法。
生活中,讓孩子幫父母幹點兒力所能及的事,成為小幫手,是對孩子自信心的強化。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很喜歡勞動的,父母做事的時候,孩子常喜歡主動過來幫忙,這時父母不要嫌孩子舔亂而把孩子哄走,反而應該積極對待孩子的參與,甚至要創設機會鼓勵孩子參與,要對孩子的參與給予積極反饋,無論做的結果如何,都要進行鼓勵,要讓孩子從中意識到自己的能力,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體驗勞動的快樂。
家裏來客人了,家長可以讓孩子幫著接待客人。讓孩子在接待客人時,做他喜歡做的且能夠做的事.例如,擺放糖果盤,給客人拿拖鞋,倒茶水等。如果媽媽正在做家務,孩子主動要求參與,媽媽自然要歡迎,隻要家裏能讓孩子幫上忙的事,都可以讓孩子來幫忙,並且要盡量尊重孩子的主張和建議,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決策。除此之外,在其他環境中,都可以鼓勵孩子幫助別人,讓孩子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不但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心,還感知了自身的價值。
·自主勞動
在生活中,我們常發現有的孩子已經很大了,但還是什麼都不會做,原因是什麼呢?來自家長的嬌慣!因為家長什麼都替孩子想到了、做到了,於是,孩子就漸漸地想不到“自己的事情該自己做了”。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美德,樹立獨立、自主的意識,提高獨立生活能力、實踐能力。讓孩子從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以此增強他們動手做事,克服困難的能力和信心,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激發他們的內省智能。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自主勞動的行為,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
首先,家長要培養孩子勞動的興趣。孩子好動、好模仿,他們常常喜歡幫家裏人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揚後顯得異常興奮,家長應加以鼓勵,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對,高興地堅持下去,由無意識的模仿動作變成有意識的自覺行為。
當孩子在做自己的事情時,有時他們會自己說“我來”,要自己吃飯、洗手、穿衣服……這時,是家長進行愛勞動教育的好機會。家長一定要耐心鼓勵和幫助孩子獨立做這些事,使孩子對勞動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切莫為圖省事而包辦代替。
其次,要讓孩子量力而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他們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內容和時間。如讓三四歲的孩子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飯、漱口、洗臉、穿脫衣服等,讓五六歲的孩子學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擦桌椅、掃地、洗手帕等,讓七八歲的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公益勞動,如打掃環境衛生……孩子勞動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次在20分鍾以內。
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孩子開始學習勞動時,家長必須言傳身教,一步步給孩子做示範,手把手地教,以後再逐步讓他自己幹。囑咐孩子在勞動時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對孩子的勞動成果,家長應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當孩子在勞動中遇到困難時,還要鼓勵孩子不怕困難,敢於實踐,動腦筋想辦法,使勞動進行得又快又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還應培養他們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識,這樣可以促使孩子骨骼、肌肉、神經係統及各部分器官都得到鍛煉,同時還培養其良好的社會公德。
總之,家長要利用少年兒童這個人類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孩子們進行早期勞動教育,讓他們在輕鬆愉快、多種多樣的勞動中獲得全麵發展。
·我的本領
本領是需要顯示的,顯示出來才有光彩。訓練孩子掌握某些本領,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本領,展示自己的本領,對於激發孩子的內省智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平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創設一些讓孩子學習本領,並展現本領的機會。
比如教孩子學花錢的本領。這裏所說的學會花錢決不僅僅是簡單地讓孩子花錢,而是讓孩子從小懂得金錢的價值、使用技巧、正當投資、節儉等正確的積累方式及金錢與人格的關係等。讓孩子樹立健全的經濟意識,成為有著精明的經濟頭腦和管理能力的人。家長可以在孩子學習“元、角、分”的初步認識時,就可帶領孩子玩“小小商店”的購物遊戲,或者到附近的超市、商店去調查,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等。並且在生活中,適當的給孩子一些花錢的機會,讓孩子饒有興致地在生活實踐中去學習,促使孩子迅速而有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在獨立花錢時,買到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影響身心健康。那麼,家長不妨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孩子到生活中去辨別、去分析。電視新聞、報刊上不是常常對一些製假、售假窩點進行曝光嗎?這時候,請您叫上孩子也來看看,讓孩子對假冒偽劣產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情緒上產生厭惡感,從而在選購商品時有意識地避免吃虧上當。
教孩子辨別的機會也很多。如果您哪天同孩子一同外出購物,就可以適時地告訴他您一般選擇什麼樣的購物場所來買放心商品,購買時怎樣注意商品的生產廠家、出廠日期、保質期、條形碼以及防偽標識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一定的辨別能力。當他獨立花錢時,也就會不自覺地用上這些知識。
至於家長擔心的孩子在用錢時的衛生習慣問題,也可在生活中去學習和養成。家長不僅要告訴孩子錢幣在數以億計的人群中流通,會攜帶各種病毒,更要身教重於言教,帶著孩子一道在使用錢幣後認真地清洗雙手,讓這樣的良好習慣逐漸在孩子身上形成。
這隻是教會孩子學會正確花錢的本領,除此之外,家長在生活中還要教孩子學會很多本領,在此不再過多介紹。家長應該考慮到孩子每學會一項本領,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有益的,家長要在逐漸的摸索過程中教會孩子更多的本領。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向孩子,或和孩子一起來顯示自己的本領,以此相互激勵。比如在閑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個“本領大比拚”,家長說:“我會唱歌!”孩子說:“我會跳舞。”每次說完了,家長給他鼓掌。並且也可讓家長和孩子現場表演自己的本領,比如媽媽說她會唱歌,那麼就應該唱一首歌曲來給大家聽。如果孩子說他會跳舞,那麼就讓孩子隨著音樂來給大家表演一段。當孩子表演完了,大家應給以熱情地肯定。
通過這樣的遊戲,讓孩子知道他人的本領,佩服他人!並且使他意識到自己的本領,覺得自己也是很不錯的,而且願意多增長本領,激發他求學的欲望,從而掌握更多的本領。
·做一個受尊重的人
內省智能強的人,其自尊心也很強。自尊是人們對自己看法的總和,是自我認識的一種體現,包括狹義的自尊感和自我價值感。自尊、自愛是良好個性的特征,有自尊的人才能自強、進取;缺乏自尊的人,不可能成為強者,甚至是自卑的。可見,培養孩子自尊心是成才教育的關鍵,也是激發內省智能的重要手段。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受尊重的人昵?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結合多種大大小小的事情,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榮辱觀,使孩子有強烈的榮譽感與羞恥心。
具體地說,家長要告訴孩子,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做事一定要光明磊落。並且還要告訴孩子,什麼事情是光榮的,什麼事情是可恥的。要通過表揚與批評不斷強化孩子的榮譽感與羞恥心。
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首先尊重別人。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尊重別人的人一般是會得到別人的尊重的,家長一定要對此循循善誘,反反複複地和孩子講這些道理,不論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事,不論這些事使我們受到了多大的傷害,我們都不能因此而不再尊重人。對人的尊重是無條件的。隻有尊重別人才能保持我們的人格和做人的尊嚴。
“不做虧心事”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所謂不虧心,就是光明磊落,出於公心,要幫助孩子養成從小不做虧心事的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得到別人的尊重。
不取不義之財,這一點在任何時代都是自尊自律的人們十分看重的一個問題,在目前拜金主義比較盛行的情況下尤其是這樣。要幫助孩子對金錢、物品有一種正確的看法和態度,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家長們一定要在這一點上首先把自己提高一步.同時盡最大努力把孩子帶好,使孩子從小就不取一毫不義之財,從小就鄙視損公肥私、損人利己的行為。
總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適時、適地的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培養起了孩子的這種自尊自律精神,就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增強自主、自尊、自強感,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為人處事的能力。
小結
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到目前為止列出了七項智能,“內省智能”是其中的一種,也是其中最令人費解的一種。內省智能是什麼?它重要嗎?這是不少人產生的疑問。
內省智能,通俗的說法就是“認識自我”的智能。別小瞧了這種智能,它關係到孩子當前的良好發展和日後的成材。所以家長們要努力創設培養孩子發展良好內省智能的良好環境,並通過一些培養策略進行培養。基於此,本章的智能培養工具箱中從:創設內省智能學習的環境、“我”的存在、認識自我、情緒與性格、思維技能、我的價值幾個方麵設計了一些培養內省智能的策略,家長可以參考學習,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這些策略納入到日常激發孩子內省智能的訓練中去。為孩子真正成長為一個內省智能強勢的人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