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讓孩子認知周圍的世界
——激發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
人類的幸福取決於人類與各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格利高裏·貝特森
自然觀察智能——種後續的智能
雷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終生熱愛大自然,她遠在“生態學家”這個詞流行之前,就是一位生態學家。
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後,卡森受雇於美國漁業局(the U.S.BureaLl of Fishepies),負責撰寫關於海洋問題的廣播稿。由於想要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更大發展,卡森參加了行政機關聘選行政人員的考試,成為第一位愛雇於漁業局的女生物學家。卡森在就任於刊物的主編期間,寫了一些關於環境保護與自然資源方麵的小冊子,並編輯了一些科學刊物。並用業餘時間創作了《在海洋下》、《我們身邊的海洋》、《海洋邊緣》等名著。
在卡森的所有著作中,她都試圖使人們了解生物界的美麗與神奇。卡森強調人類是廣闊的生物界的一員,不可能像人類自己誤認為的那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大自然,在某種意義上,人與自然的這種關係是不可顛倒的。
從卡森的事例中,我們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自然觀察智能。自然觀察智能是1995年,霍華德·加德納教授在他最初的七種智能清單中又增加的第八種智能。加德納認為自然觀察智能是“邏輯——數理智力”和“視覺——空間智力”的一部分。當我們在辨認人、動物、植物以及環境中的其他特征時,我們都使用到了自然觀察智能。
在古老久遠的時代,自然觀察智能是人類早期生存和競爭必備的能力。早期的人類要想生存,就必須能夠辨別有用或有害的物種,能夠改變氣候壞境,並且能夠獲取食物,然而,進入21世紀以後,我們很多人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大大不同於一千年前甚至一百年前的環境。現在,很少有人能夠輕易地進入生存有各種動物與布滿各種豐富植物的未曾開發過的廣袤土地。由於很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孩子們與年輕人隻能在室內或柏油路上消磨掉他們的大部分時間。
然而,開發自然觀察智能並非必須得接觸自然。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在人造社會中開發並運用觀察、分類及歸類技能使孩子們獲得自然觀察智能的開發。讓孩千真正回歸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賦予的能源和知識。
測測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
如今,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孩子接觸自然的機會大大減少。但孩子的天性是喜歡自然的,所以對於自然智能強勢的孩子來說,他們擁有對新奇事物的強烈好奇心,其觀察、識別和分類等技能仍然能在現有的環境內得到充分的發展和鍛煉。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以下表現,則很可能具備良好的自然觀察智能:
·喜歡大自然及戶外活動。他們對自然界的各種變化、移動、色彩、味道、聲音等部很喜歡,很敏感。置身於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和新鮮空氣中,孩子的身心會更舒暢;.
·善於觀察事物。孩子的觀察力很敏銳,他們的眼睛能夠從周圍世界裏發現許多有趣的事物。更能注意到一些細節,捕捉到別人沒有注意的內容;
·對動物或植物有特別的興趣和關懷。孩子把世間萬事萬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他們會和自己心愛的小動物說悄悄話,因為不小心碰折了花莖而傷心落淚;
·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他們喜歡提問題,喜歡動手操作去驗證自己的想法和觀念。對自然界和生物界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孜孜不倦地進行探索,找尋自然界和生物的規律。
自然觀察智能強勢的孩子除了具有以上這些表現外,還可能具有其他表現,這裏不再一一進行介紹,但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智力潛能,針對孩子的智力潛能,因勢利導,使孩子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中減少失敗,增加成功的無限可能。
智能培養工具箱
怎樣讓孩子親近自然呢?這除了孩子本身具有較強的自然觀察智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外在的引導激發。家長應該運用一些有趣的培養策略來吸引孩子,讓孩子對自然產生興趣,從而在大自然中獲得知識。本章將描述的培養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的策略包括:
創設自然觀察智能學習的環境
觀察自然 回歸自然 探索自然
看一看 郊遊 植物的葉子
聽一聽 參觀 焰火的色彩
嗅一嗅 環保行動 製作食物
摸一摸 種植和飼養 觀動物知天氣
嚐一嚐 玩沙玩水玩泥巴 學習自然諺語
創設自然觀察智能學習的環境
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大自然的喜好者,似乎他們都擁有獨特的自然觀察者智能,因此當家長的應善於發現孩子身上所蘊藏的智能,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和挖掘,激發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那麼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創設一個自然觀察智能學習的環境呢?根據已有的經驗,我們特提出以下建議:
·給孩子創設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如在周末帶孩子到郊外玩耍,配合季節去踏青或秋遊等。在大自然的熏陶中放鬆心情、陶冶情操,獲得發展。
·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多外出接觸大自然,喜歡享受和親近大自然。並且要發自內心的去珍惜和尊重自然。尤其不要破壞自然,不要隨手采摘花朵、踐踏草地等等。這種言傳身教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成長。
·鼓勵孩子多閱讀反映自然生活的圖書。如圖文並茂的自然知識、動物世界、植物世界、百科全書等。
·利用網絡發展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如大多數的兒童網站和教育網站都有豐富的自然教育資源可供利用。
·在遊戲活動中發展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這些內容我們在本書後麵的內容中有所介紹,可供家長參考。當然,家長也可引導孩子自己創新,使孩子獲得更好的自然觀察智能的激發。
無論怎樣,家長在為孩子創設自然觀察智能學習的環境時,一定要從激發孩子對自然產生發現的樂趣、創造的思考、敏銳的觀察和對事物的重視等方麵出發,著力發掘孩子自然觀察者智能的潛能,並使家長和孩子之間充滿溫馨、快樂。
觀察自然
培養孩子觀察自然的能力是激發孩子自然觀察智能過程中的重要一課。主要是通過孩子對自然地看、聽、聞、摸、嚐五種感覺獲得對自然的感性經驗,並綜合得出對自然的整體印象。觀察力同樣是孩子需要發展的最重要能力之一,家長應多給孩子創設一些觀察自然的機會。
·看一看
觀察自然,首要的就是看,看是人類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獲取自然信息的主要渠道。隻有通過讓孩子看自然,才能對大自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創設一些“看”自然的機會。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就要更多地指著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品指給孩子們看,講給孩子們聽,如室內的家具、玩具、食品和室外的花草樹木、交通工具、建築物等,除此之外,還可以指認遠處的行人、車輛、初升的月亮和落日等等。不管孩子是否能聽懂,家長都要多次重複,讓孩子一遍遍地感知。
如果孩子的年齡比較大了,家長就可以帶孩子走到戶外去看自然了。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觀察附近的樹,用放大鏡仔細觀看樹皮,比較不同的樹皮,不同的特點。可以在雪天,帶孩子在雪地裏尋找足跡,還可以帶孩子在戶外散步成郊遊,指導孩子有意識的觀察自然界的某一個場景,如湖水上遊動的水鳥,螞蟻的蹤跡,綠色的草坪上開放的幾朵小花等。
讓孩子善於對自然進行觀察,從而激發他們的自然觀察智能。
·聽一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就可以帶孩子去傾聽自然了,這種傾聽可以讓孩子在觀察自然事物中獲得豐富的信息,使孩子對大自然的了解更加周全和細致。同時,也很好的訓練了孩子的聽覺能力。 雖然市場上有各種適合孩子的聽覺玩具。
但最好的聽覺玩具來自大自然和生活:如雷聲隆隆、百鳥歌唱、泉水丁冬、狂風呼嘯……這一切都可以極大地豐富孩子的聽覺經驗。
家長可以在閑暇時間,帶孩子去郊遊,在森林中的空曠地和孩子一起躺下來靜靜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聽聽鳥兒的叫聲,讓孩子猜猜是哪種鳥兒在叫。下雨時,讓孩子聽聽雨打在玻璃上、屋簷上和雨傘上的聲音;刮風的時候,讓孩子聽聽風吹過樹梢、吹過電線的聲音;安靜時,讓孩子聽聽對方的呼吸聲、心跳聲、脈搏聲……
總之,家長要努力培養孩子認真傾聽自然的良好習慣,並從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激發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
·嗅一嗅
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嗅覺器官的參與。讓孩子觀察大自然,更需要嗅覺的參與。讓嗅覺參與到孩子觀察大自然的活動中,其實很簡單。
在生活中,帶孩子走出家園,走進大自然,讓孩子在觀察自然事物的同時讓嗅覺參與其中,如家長和孩子在戶外散步的時候,閉上眼睛聞一聞都有哪些氣味,互相說說聞到的氣味。在觀察花朵的時候,讓孩子聞聞花朵散發出來的各種香味。在挑選瓜果時,讓孩子聞聞瓜果的香味。並且可順應四季的變化,帶孩子走進自然,讓孩子呼吸四季的氣息……
也可以有目的的對孩子進行訓練,如將一些氣味濃烈的物體放入瓶中,如薄荷葉、大蒜、榴蓮、蔥、醋、花露水等,將瓶蓋擰緊,讓孩子聞一聞說一說是什麼氣味。或者讓孩子聞一聞某種水果的氣味,讓孩子說說這種水果的氣味和其他水果的氣味有什麼不同……
總之,家長要有目的的調動孩子的嗅覺參與到觀察自然的活動中來,使他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從而更加有效的激發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
·摸一摸
讓孩子有效的接觸事物,通過觸摸促進孩子觸覺的發育和智能的發展。將觸摸參與到觀察自然的活動中來,可以使孩子更真切的感受自然,從而激發孩子的自然觀察智能。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觸覺訓練,並將這一訓練貫穿到觀察自然的活動中來。如家長可以搜集家中零碎的、不同質地的布料,讓孩子經常觸摸,如絲綢、牛仔、化纖、毛巾、塑料、皮革、呢子等;沙子、泥土、麵團等也是發展孩子觸覺的天然玩具。
當孩子在戶外玩耍的時候,讓孩子摸一摸不同樹木的樹幹,如梧桐樹、鬆樹和楊樹,說說摸上去有什麼不一樣。在氣候寒冷的季節裏,讓孩子摸一摸鐵製旗杆和樹幹,說說哪個更涼?摸摸不同的金屬,讓孩子感受不同金屬的特征,如有的質地堅硬,有的比較柔軟,有的非常光滑,而有的則凹凸不平等。隻要家長留心,就會在生活中、大自然中發現並創造各種適合孩子的觸摸玩具和觸摸自然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