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最有效的防禦,是從根本上阻止危機(2)(2 / 2)

百事可樂靠美好形象占領印度市場,由於沒采取相應公關,可口可樂錯失占領印度市場的良機;強生公司一種止痛藥混有有毒物質,致7人死亡,強生用出色的公關平息了風波等,“全球工業500強總經理調查”發現,這些企業被危機困擾時間,平均8周半,無公關計劃比有公關計劃的公司長25倍;危機後遺症波及時間,平均8周,無公關計劃比有公關計劃的公司長25倍。僅憑過硬的產品質量還不夠,靈活的企業公關與高超的危機公關技巧,同等重要。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公關意識不強,錯失了許多商機。

以因特網為代表的新經濟的興起,使每一個人都處於信息極度暢通的年代,“蝴蝶效應”越發明顯,任何一個地區發生的任何一個事件,都存在以即時性的速度被別的地區所知曉和掌握的可能性。對一個企業而言,哪怕一個很小的事件,如果處理不當都存在著引起軒然大波的可能,而其持續性、爆發性、危害性更越發嚴重。尤其身處中國這樣一個經濟飛速發展、與世界經濟關聯越發緊密、市場經濟日臻完善的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企業在持續性地觸摸著時代脈搏律動的同時,更真切地感受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危機在一個個撲麵而來。

從近兩年來的企業情況看,在應對危機方麵,跨國公司整體要優於中國國內的企業。國內企業在危機管理應對的及時性、應對方法的合適性、估計後果的嚴重性方麵都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國內企業在危機管理上依然處於複蘇階段,隻是在近兩年方才在危機意識方麵呈迅速提升態勢,同時個別優秀的企業已經從危機管理中品嚐到了甜頭。跨國公司在危機來臨的時候,整體則體現出成熟、沉穩而應對周全的特點,也對公關危機事件比較重視,處理得恰到好處。像紅牛、宜家、肯德基、豐田、默克、索尼等國際公司,它們已經形成了一套良好的應對公關危機的運營體係,何時該做什麼事情,由什麼層麵的人去做,該掌握怎樣的分寸,都有較好的拿捏,故而能夠順利度過危機,甚至把危機直接消滅在萌芽狀態。個別企業更是可以借助危機進一步傳播和提升企業和品牌的形象,由此獲得人們的尊重。

那麼,如何化解危機、做好公關呢?

第一,將公眾和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企業要在危機發生時將公眾和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並采取行動,維護公眾和消費者的利益。公眾和消費者都是企業服務的對象,失去了他們的支持,企業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必要。

第二,快速反應,查明原因。

企業應在獲悉危機發生後立即啟動危機管理機製,並做好準備工作,相關資源亦應協調到位。

第三,成立公關小組。

當危機出現的時候千萬不要驚慌,首要的問題就是趕快成立危機公關小組。一般情況下,危機公關小組的組成由企業的公關部成員和企業涉及危機的高層領導者直接組成。在這裏要千萬注意的是,在危機情況下,一定要把握住宣傳口徑的一致,作為企業的直接領導者和公關部成員千萬不能隨意發表言論,以免給媒體和大眾落下口實。

腦白金的危機始於《智囊》2001年12期揭示了其營銷本質之後,《南方周末》和南方許多報紙先後做了深入報道,但是史玉柱始終沒有在媒體上亂講話,而是采取低調的方式將腦白金的問題推到民營企業需要寬容的社會形象等方麵,給人一種受了委屈的感覺,最終平息了這場危機。

第四,積極麵對媒體和公眾。

當危機發生時,媒體一般會介入影響公眾,企業要有勇氣麵對危機,以負責的任形象展現自己的態度。

第五,企業要勇於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