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管理的思想體係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坐而論道,道而行之”。也就是說,理論來源於實踐,同時要指導實踐。隻有付諸於實踐,才可能取得理論與實踐的高度一致。現實中有三類人:蜘蛛式、螞蟻式和蜜蜂式。其中,蜘蛛式的人隻會編製一張美麗的網後開始空想,螞蟻式的人每天忙忙碌碌卻從不思考,隻有蜜蜂式的人既織網,又勞作,且不斷有蜜釀出,最後一類人才是值得我們推崇的。
零缺陷管理思想體係可以深度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和三個需要。
1.一個中心
一個中心指的是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每個人都堅持第一次做正確,不讓缺陷發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崗位,那麼工作中就可以減少很多處理缺陷和失誤造成的成本,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也會顯著增長。
2.兩個基本點
兩個基本點指的是有用的和可靠的結果。有用的是一種結果導向的思維,企業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它有用,必須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審視最終的結果是否有用。但是,如果做的每件事情都有用,也未必可靠。因此,零缺陷管理追求既有用又可靠的結果。
3.三個需要
任何組織的目的都是一個需要的解決方案,三個需要分別是指:消費者的需要、員工的需要和供應商的需要。任何一個組織首先要承擔的是消費者。沒有消費者,組織就沒有存在的意義。這三個需要形成了一個價值鏈。因此,必須統一看待客戶、員工和供應商的需要。
克勞斯比提出的零缺陷管理的原理主要有:零缺陷管理的質量定理、零缺陷管理完整性定理、零缺陷管理質量戰略圖、零缺陷管理的杠杆原理、零缺陷管理的精靈原理、克勞斯比“開車理論”、克勞斯比質量成本曲線、克勞斯比質量免費原理等。下麵僅簡單介紹零缺陷管理的質量定理、克勞斯比“開車理論”和克勞斯比質量免費原理。
1.零缺陷管理的質量定理
在零缺陷管理中,質量的定義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好、卓越”等描述都是主觀和含糊的。預防產生質量,檢驗不能產生質量。檢驗是在過程結束後把不符合要求的挑選出來,而不是促進改進。
2.克勞斯比“開車理論”
質量控製是科學地測量過程狀態的基本的方法,就像汽車表盤上的儀器;質量保證則是過程和程序的參考與指南的集合;ISO9000是其中的一種,就像車中的駕駛手冊;質量管理才是操作的哲學,怎麼開車與開車的程序或測量其實是兩碼事。
3.克勞斯比質量免費原理
克勞斯比有一句名言:“質量是免費的”。過去質量之所以不能免費是由於“沒有第一次把事情做正確”,產品不符合質量標準,從而形成了“缺陷”。美國許多企業常常耗用相當於營業總額的15%~20%去消除缺陷。
因此,在質量管理中既要保證質量又要降低成本,其結合點是要求每一個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亦即人們在每一時刻、對每一作業都需滿足工作過程的全部要求。隻有這樣,那些浪費在補救措施上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才可以避免,這就是“質量是免費的”真實含義。
質量管理就是開車,首先控製係統必須是好的。要確保開車過程順暢,還必須有良好的交通規則的支持,也就是保證體係必不可少。
控製係統做得再好、質量手冊編得再精美、通過的認證再多,但如果沒有人執行,那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因此,企業的高層領導者必須認識到執行的重要性,必須確保質量經理確實是在“開車”,而並不僅僅是編製一些文件。
近年來,大慶石化公司煉油廠通過實施零缺陷質量管理模式,使各項工作出現了可喜局麵。這個廠產品出廠合格率達到100%,有53個牌號的產品被評為省級以上優質產品,產品銷往除西藏、台灣以外的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並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20多個國家。
1.營造零缺陷質量文化氛圍
2002年,麵對企業虧損、員工士氣低落、產品質量時有不合格事件發生,這個廠的領導者認識到隻有營造一個良好的質量管理環境和質量文化氛圍,才能得到員工的認同。廠裏積極倡導“隻有消費者滿意的產品才是合格的產品”的質量理念,成立質量管理委員會,指定一名領導者負責質量管理工作。質量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是進行員工培訓,通過零缺陷質量文化的導入和培訓,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自覺樹立起“產品質量好壞是生產出來的不是靠檢驗出來的”“上遊產品是下遊原料”的觀念,使全廠上下形成了“質量就是效益”的共同理念。在去年開展的消費者評價滿意度調查中,軍隊航空係統對這個廠生產的3號噴氣燃料評價說:質量好,信譽高,是信得過的產品;質量管理到位,售後服務好。近兩年來,這個廠產品質量終端消費者有效投訴率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