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接過IBM權杖的帕爾米薩諾得到一個消息,惠普要出170億美元收購普華永道的谘詢部門。對於帕爾米薩諾來說,這真不是一個好消息,惠普跟康柏的合並已經讓IBM的PC業務失去了競爭力。一旦惠普收購了普華永道的谘詢部門,那麼惠普將如虎添翼。
帕爾米薩諾急了,他找到了格雷格·布倫納曼,提出收購普華永道的谘詢部門。恰好當時惠普發現,普華永道谘詢部門縮水嚴重,雙方的談判也就放緩了,但格雷格·布倫納曼接到的命令是,要在最短時間內將谘詢部門換成真金白銀。這個時候IBM的出現,那可真是普華永道的救星啊。
10天之後,格雷格·布倫納曼跟帕爾米薩諾坐在一起,簽訂了成交合同。
這是一項大跌眼鏡兒的交易,普華永道的谘詢部門每年的營業收入在50億美元左右,可是成交價卻是35億美元,惠普出的價可是170億美元,這根本就沒法兒比。不知道普華永道的人怎麼想的,格雷格·布倫納曼幾乎是將普華永道谘詢部門半價送給了IBM。
IBM收購了普華永道的谘詢部門之後是相當開心。因為就在當年第四季度,IBM全球服務部門的收入增長了17%,達到了106億美元。帕爾米薩諾將全球服務部門收入增加的功勞歸於原普華永道谘詢部門。
高盛跟得州太平洋集團早就盯上了格雷格·布倫納曼,讓他出任漢堡王的首席執行官。就憑當年他拯救大陸航空的手腕,一定能夠對漢堡王進行徹底的革新。有了格雷格·布倫納曼這張牌,得州太平洋集團、高盛這兩兄弟,要跟IBM做大生意就更是如魚得水了。
弄清楚了得州太平洋集團跟高盛的關係,我們再來仔細想一想,得州太平洋集團到底肯出多少錢購買IBM的PC部門?
其實,得州太平洋集團是做財務投資的,沒有IT業務的支持,如果它成功收購了IBM的PC業務,勢必要投入更大的成本去運營。所以,在收購價格上,得州太平洋集團的出價一定壓得很低。可惜聯想集團並不了解自己的競爭對手,反而因得州太平洋集團的出現亂了陣腳。
在聯想集團的國際顧問團中,除了財務顧問高盛之外,還有一個身影,那就是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是的,聯想聘請的正是IBM的普華永道作為會計顧問。高盛、普華永道、得州太平洋集團、IBM,錯綜複雜的關係猶如迷霧一般,讓聯想集團踏進了早已布置好的陷阱,這是多麼絕妙的棋局啊。現在長城集團是義憤填膺,而聯想集團則是緊張與彷徨,那麼,接下來的談判也就簡單了,猶如過家家一般。
6. 神奇的總統將軍說客團
聯想集團開始坐不住了。
2003年12月,聯想的大隊人馬頻繁飛往美國。按照企業收購的一般程序,聯想需要提前對收購項目進行調查。IBM腳踩兩隻船,讓長城集團跟聯想集團這兩家中國企業內鬥,同時引入得州太平洋集團這個死黨來抬轎子,可謂費盡心機。不過,聯想也不是十足的傻冒兒,畢竟IBM的財務數據擺在那裏。如果不是PC業務對IBM的整體貢獻率已經到無法容忍的地步,帕爾米薩諾不可能將自己一手掌權的PC部門給賣掉。
柳傳誌跟楊元慶心裏也在犯嘀咕,如果將IBM的PC業務收購過來, IBM那麼牛的企業都沒法做好,聯想就可以做好嗎?就在聯想的人馬盡職調查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傳來了:美國政府不希望北卡羅納州羅利三角科技園的IBM研發人才轉入聯想。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