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裏並不缺少風景,隻是我們少了一份看風景的心情。有人說,楊瀾的微笑,就像春天的陽光,看過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種溫暖的力量。這種微笑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有人說,楊瀾更像是陽光下的一隻蝴蝶,精靈一樣地在自己的天地裏傳遞著一種美麗與精彩。
1. 幸福到底是什麼
在一次采訪中,有位記者十分讚賞地稱楊瀾是成功女性的典範。因為,她事業順利、家庭幸福。
聽到這裏,楊瀾嫣然一笑,她說自己不願意做典範。在楊瀾看來,每個女人都有她對幸福的詮釋。楊瀾認為,“幸福應該是一種動態的,有時候很順利,有時候有壓力,這樣的生活才值得。”
今天的楊瀾,一路風風雨雨,走過鮮花,也走過荊棘。楊瀾說,現在她對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幸福不是洋房轎車,不是美食服飾,也不是讚美和頌揚,幸福從來都沒有固定的麵孔,它有著最豐富的內涵。找一份工作去做,找一個真正愛的人。最重要的一份力量、最重要的一份幸福就在你的心裏。
是的。幸福,每個人都在尋找,但我們首先要知道幸福到底是什麼。有一個小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隻小豬問他的媽媽:“媽媽,幸福在哪裏啊?”
媽媽說:“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於是,小豬試著咬自己的尾巴。
過了幾天,小豬又問:“媽媽,為什麼我抓不住幸福呢?”
媽媽笑著說:“孩子,隻要你往前走,幸福就會一直跟著你。”
現在的社會,是個高速旋轉的快節奏社會。現在的女人們,哪一個不渴望自己漂亮、能幹、堅強?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很多女性,在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動不動就說“鬱悶”。她們覺得自己想要的幸福,總是得不到,幸福是很遙遠的事情。其實。幸福就是小豬的尾巴,一直跟著你,你卻沒有體味到。
法國小說家方登納在《幸福論》中給我們闡述了幸福的定義:“幸福是人們希望永久不變的一種境界。”換句話來說,如果我們的肉體與精神所處的一種境界,能使我們想到:“我願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像浮士德對“瞬間”所說的:“喲!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樣美。”那麼我們無疑是幸福的。
有一則小幽默說:
一位青年學者去請教他的導師一個問題:“幸福是什麼?”導師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就像甜甜的笑。”
學者去問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乞丐說:“幸福是所有人都向我的碗裏放錢,麵值越大我越幸福。”
學者去問一名慣犯,慣犯說:“幸福是得到自由。”有趣的是,說完之後,他又低聲在學者耳邊說:“是下次犯罪時不會被抓到。”
學者又去問另一位學者,對方說:“幸福是……”他停頓了一下,說:“是你的研究報告署上我的大名。”
聽到這樣的回答,人們在大笑之餘,是不是有所悟呢?對於一個人來說幸福到底是什麼樣的,沒有標準答案。因為,知識底蘊和他的思想境界不同,每個人有著不一樣的體驗,對幸福的詮釋自然也各有不同。
魏晉名士嵇康的幸福是“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詩仙”李白的幸福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則是“詩聖”杜甫的幸福。
法國大思想家盧梭曾說:“人間最大的幸福莫如既有愛情又清白無瑕。”
貝多芬呐喊:“我的藝術應當隻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麼幸福的時刻啊!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麼幸福啊!”
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眼中,幸福不在於擁有金錢,而在於獲得成就時的喜悅以及產生創造力的激情。可見,不同的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詮釋。
一代偉人林肯認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好心態是幸福的基石。幸福是一種心情,它是一種知足、淡泊、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能夠樂己所樂,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心懷感激,才是幸福的源泉。沒有一個好的心態好的心情,你縱然得到的再多也會失去,你即使擁有了幸福也會不幸福。
2. 慢下來,讓陽光灑落心靈
楊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回看我們自己的生活,當裹挾了太多的目標後,有時甚至讓我們忘記了自己本要走的路,結果隻能越走越遠,到頭來反而一切皆無。如果說人生是一次旅行,當我們總是急於到達一個又一個的目的地時,難免會錯過太多的風景。突然讓我想起阿爾卑斯山腳下那塊提醒遊客謹慎駕駛的告示牌——慢慢地走,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