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好口才是人生的一大資本(3)(2 / 3)

(1)難以啟齒的話,要用機智與笑話包裝起來。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必須講一些難以啟齒的話的時候。這時候,如果直接說“實在很傷腦筋”、“很麻煩”,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或者讓對方產生不快。如果把想說的話用機智與笑話來傳達,以這種委婉的方式,對方就會一笑置之,既不傷害到對方,說話人心裏也不會有很重的負擔。

紀曉嵐是眾所皆知的機智才子,此外,他還是個絕佳的溝通高手。紀曉嵐在小的時候就已經有非常了不起的語言才能了。有一次,他和幾個孩子在路邊玩球,一不小心,把球丟進了一個轎子裏。

大家匆匆忙忙地跑過去一看,這可不得了!轎子裏坐的竟然是縣太爺,不僅如此,皮球還不偏不倚地擊中了他的烏紗帽!

“是誰家的孩子膽敢在這裏撒野?”烏紗帽被天外飛來的一球打歪的縣太爺怒斥道。孩子們一哄而散,唯獨紀曉嵐挺著胸膛,走上前想討回皮球。

紀曉嵐恭敬地對縣太爺說:“大人政績卓越,百姓生活安樂,所以小輩才能在這裏玩球。”

縣太爺一聽,氣馬上消了一半,他笑著說:“真是個小鬼靈精!這樣吧,我出個上聯給你對,要是你對得上,我就把球還給你。”

縣太爺環顧了一下四周,出了道題目:“童子六七人,惟汝狡!”

紀曉嵐眼睛一轉,說出了下聯:“大斧二千石,獨公……”

“獨公什麼?趕快說啊!”

“大人,如果把我的球還給我就是‘獨公廉’,要不然就是‘獨公……’”紀曉嵐故意支支吾吾地不說下去。

縣太爺看到這種情形,不由得哈哈大笑,他一邊把皮球還給紀曉嵐一邊笑罵道:“好小子,真有你的!我才不要中了你的圈套,成了‘獨公貪’咧!”

(2)警告別人時不要指出缺點,而要強調如果糾正過來會更好。

有位公司經理慨歎糾正別人實在難,稍微提醒一下部屬,部屬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越變越壞。這位經理隻是指出對方的缺點加以批評而已。他如果換一種方式,強調矯正過來會更好,那就會是另一種情況。

有位足球教練在糾正球員時,不說“不行,不對”而說“大致上不錯,但如果再糾正一下……結果會更好”。他並非否定球員,而是先加以肯定再修正,也就是說先滿足對方的自尊心,然後再把目標提高。如果隻是糾正、警告的話,隻會引起球員的反感,不會有任何效果可言。

(3)在傳達壞消息時,要附加一句“令人無法相信”。

在傳達壞消息,心情總是沉重的。所以,這種時候正需要一些思考。

直接說“你有什麼什麼謠言”,前麵加一句“雖然我不相信……”那麼對方所受到的衝擊就會輕很多。有一位教師,他對成績退步的學生說:“實在難以置信,你考這樣的分數。”如果老師能換一種方式說話,那位同學下次成績一定會提高。倘若隻是傳達事實的話,機器人也辦得到,但效果卻不會令人十分的滿意。但是,“令人難以置信”這句話顯示出的則是機械所不具備的機靈。

(4)不小心提到對方的缺點時,要加上讚美的話。

想必每個人都曾有過不小心說話傷到對方或對對方不禮貌的時候。話一旦說出來就無法收回,現場氣氛就不好了。這種情形大多數人會連忙辯解,或者換上溫和一點的措辭,這實在不是好方法,因為對方認為你心裏這麼想才會出言不遜。這種時候不要去否定剛才說出來的話,要盡量沉著,若無其事地附帶說道:“這就是你吸引我的地方,但是,你也有什麼什麼優點,所以表麵上的缺點更顯得有人性。”

(5)假托第三者傳達對對方的批評可以一石二鳥。

某企業的經理說,他的公司有幾位兼職的女職員言談很不高雅,甚至對他這個上司說起話來像對待朋友一樣。有一天,他告訴一個已經任職兩三年的女職員:“最近的年輕人說話有點隨便,請你代我轉告一下好嗎?”結果卻很令人意外。那幾個兼職的女職員談吐多少有所改善,而那個負責轉告的女職員對自己的談吐最為小心翼翼。恐怕是“最近的年輕人”這句話讓那個女職員覺得自己也包括在內。

這個女職員的情形,連主管也意想不到。這也可以用做批評別人時的方法,也就是說托諸“第三者”而不要直接批評,如此一來,對方就會虛心接受而不太會產生反感。但是這種托諸“第三者”的批評,要掌握好尺度,不要太過明顯,讓人覺得像“指桑罵槐”就不好了,這一點應當多加注意。

雖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在現實中,真正樂於聽取逆耳忠言的卻寥寥無幾。在人情關係學中,要注意尊重他人,即使是指責批評,也要加以包裝和修飾,這樣對方便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