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女作家說:“隻要我存在地球上一天,似乎都無法逃出他的手掌心。隻好投降,宣告結婚。”
“磨”是一種特殊的求人術。它能以消極的形式爭取積極的效果,可以表現自己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和毅力,給對方施加壓力,也可以增加接觸機會,更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思想和感情,以影響對方的態度,實現求人的成功。這種戰術看似簡單,裏麵的學問卻不小,怎樣才能“磨”到點子上,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足夠的耐心是“磨”的前提和基礎。
當事情出現僵局時,人們的直接反應通常是煩躁、失意、惱火甚至發怒,然而,這無助於事情的解決。我們應理性地控製自己,采取忍耐的態度。
因為,忍耐所表現的是對對方處境的理解,是對轉機到來的期待和對求人成功的自信。有了這種心境,我們就能在精神上使自己處於強有力的地位,能夠方寸不亂,調動自己全部的聰明才智,想方設法去突破僵局,即使消耗一定的時間也在所不惜。
另外,“磨”消耗的是時間,而時間恰恰是一種武器。時間對誰都是寶貴的,人們最耗不起的是時間。所以,如果我們以足夠的耐心,擺出一副“打持久戰”的架勢與對方對壘時,便會對對方的心理產生震懾。以“磨”的方式纏住對方,足以使其改變初衷,加快辦事速度。所以,在求人辦事時要沉住氣,耐心地犧牲一點時間,反而可以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2)學會“軟磨硬泡”。
“軟磨硬泡”,不僅要能“泡”,還要會“泡”。換言之,“泡”,不是消極地耗時間,也不是硬和人家耍無賴,而是要善於采取積極的行動影響對方、感化對方,促進事態向好的方向轉化。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不管雙方認識上的差距有多大,隻要我們善於用行動證明誠意,就會促使對方去思索,進而理解我們的苦心,從固執的框子裏跳出來,那時我們就將“泡”出希望。
(3)發揮笑臉的威力。
始終做到彬彬有禮,擺事實講道理也要笑容滿麵,並要經常出現在能讓對方看到的場合。例如,他的辦公室、家裏等,而且每次都要準時無誤,讓對方感到好像是在上班一樣,一到點就趕來了。這樣,對方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總能看到自己,也就總能想到自己的事情了。
(4)要適時巧言攻心。
有時候我們去求人,對方推著不辦,並不是不想辦,而是有實際困難,或心有所疑。這時,我們若僅僅靠行動去“泡”,很難奏效,甚至會把對方“泡”火了,纏煩了,更不利於辦事。
如遇這種情形,嘴巴上的功夫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要善解人意,抓住問題的症結,巧用語言攻心。
話是開心的鑰匙。當你把話說到點子上時,就會敲開對方心靈的大門。那麼你的“磨”也就真正起到作用了。
(5)“磨”是一種靜靜的禮貌等待。
等待對方盡快給予答複。不要讓對方感到自己是故意找麻煩,故意影響他的工作和休息,要盡量通情達理,盡量減少對對方的幹擾,這樣,才能磨成功。磨可以不露鋒芒,不提要辦的事,隻是不間斷地接近對方,使雙方關係漸近,讓對方更多地了解自己,同情自己,從而產生幫助自己的意願。也就是,想辦法與對方接近或與對方家人接近,並通過各種辦法與他們搞好關係,從感情上貼近。這種感情上的磨,對方是難以拒絕的。
求人辦事要講技巧
求人辦事想要獲得好的結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使對方心甘情願為你幫忙,就必須練就一副鐵嘴銅牙。
當我們遇到麻煩事想求助他人時,會覺得不知怎麼開口,畢竟有些不好意思。而事實上,隻要掌握了一定的口才技巧,就不會覺得開口是件難事了。
難言之時如何開口,以下幾點對我們可能有所幫助。
(1)借他人之口替自己說話。
在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和楊虎城頻繁晤麵,都有心對蔣介石發難。可在對方沒亮明態度之前,誰也不敢輕易開口。時間越來越緊張了,可雙方都是欲說還休。楊虎城手下有個共產黨員叫王炳南,和張學良也是舊識。在又一次晤麵中,楊虎城便以他投石問路,說道:“王炳南是個激進分子,他主張扣留蔣介石!”張學良及時接口道:“我看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於是,兩個將軍開始商談行動計劃。
(2)在幽默的玩笑話中倒出事實。
莊重嚴肅的話題會使人緊張慎重,而輕鬆幽默的話題,往往能引起感情上的愉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把莊重嚴肅的話題用輕鬆幽默的形式說出來,這樣對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連續兩次提出合理化建議,使生產成本分別下降10%~20%。領導非常高興,對他說:“好好幹,我不會虧待你的。”
這名大學生當然知道這句話可能意義重大,也可能不值一文。他想要點實在的,便輕鬆一笑,說:“我想你會把這句話放到我的薪水袋裏的。”領導會心一笑,爽快應道:“會的,一定會的。”不久他就獲得了一個大紅包和加薪獎勵。
麵對領導的鼓勵,大學生如果不是這樣俏皮,而是坐下來認真嚴肅地提出加薪要求,並擺出理由若幹條,結果可能會正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