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紅就是因為傳播了同事的隱私,而被更有能力的人抓住把柄,從而搞掉了自己前途上的攔路虎。結果,喬紅並沒有因此得到好處,反而受到同事們的戒備和領導的批評。
人人都有好奇心,對於一旦獲悉的秘密,是很難忘記的。用巧妙的方法處理這樣的事情,才能使自己免於禍患。如果是在偶然的機會獲得秘密,裝作不知道這件事情,不要使事主懷疑到自己的頭上。要盡量避免加入談論他人隱私的行列,更不要凡事都愛湊熱鬧。要是沒有酒量的人更要注意,避免酒後失言。即使無意中泄露出去,也要當作無辜的樣子,給人本身是一件公開的事情的感覺。如果事情重大,可以直接找人談話,借以警告,以示如果真正出現了泄密,就能夠追查到“責任人”。不過,再怎麼補救也不如不傳播。
有個長舌的老婦人,向牧師承認說過許多人的閑話,她不知道還有沒有辦法可以彌補。牧師並沒有對她說教,隻是給她一個枕頭,要她到教堂的鍾樓上,把枕頭裏的羽毛散到空中去。她照著做了。牧師說:“好吧,現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收集起來,放回枕頭裏去。”這位老婦人為難地說:“牧師,那是辦不到的!”牧師很嚴正地說:“同樣的,要追回所說的每一個閑話,那就更難辦到了。”
人們有的時候喜歡把自己的煩心事告訴別人。或許在偶然間,或許有人把你當作真心的朋友對你傾訴衷腸,你獲得了同事的隱私,此時千萬不可得意,因為在無形之中你已經增加了一份擔子,擔了一份責任,在暗中受到了監視,暗藏了一絲禍端。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同事的隱私一旦從你的嘴裏暴露出來,不僅會使同事難堪,而且會使你的信譽大打折扣。
在一次宴會上,某人在酒桌上向鄰座的人說起某校校長的秘密來,同時表現出對校長大為不滿,並說了一堆攻擊的話,在他說話時,有位太太一直不說話。等她說完,那位太太問他說:“先生,你知道我是誰嗎?”“還沒有請教貴姓。”他回答說。“我正是你說的那位校長的妻子。”當場弄得酒席不歡而散。
對同事的隱私的傳播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會使該同事在辦公室中輕者羞愧,重者顏麵掃地。該同事對你恨之入骨,你與他的友情會嘎然而止,也許在工作中還會成為對頭。同時辦公室的其他同事會對你另眼相看,與你的距離將會變得很遙遠。要明白知人知麵不知心,特別是對於能力強的同事來講,某個人的隱私也許就是他要搞掉這人的一張牌。你在無意之中幫了他的大忙,但沒有人會感謝你,相反會對你加倍提防小心。
喜歡當眾談及對方隱私、錯處是一種很令人討厭的行為。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而惱怒。因此在交往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區,免得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采用委婉的話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讓他感到有壓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會權衡的人隻需“點到即止”,一般人是會顧全自己的臉麵而悄悄收場的。當麵揭短,讓對方出了醜,說不定對方會惱羞成怒,或者幹脆耍賴,就出現很難堪的局麵。至於一些純屬隱私、非原則性的錯處,最好的辦法是裝聾作啞,千萬別去追究。
喜歡傳播別人隱私的人同時也是愛講負麵話的人,他們有時是因過於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現實,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要知道,貿然拿來自己所聽到的片麵之言而去大肆宣傳,不亞於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當事後完全了解了真相時,還能更正嗎?
還有的人是看問題過於狹隘偏頗,隻考慮自己,不顧及其他,凡是不對自己脾氣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另一種便是用放大鏡甚至是顯微鏡看人,將別人的微不足道的缺點放大。他們很難與人友好交往,即使並沒有直接說對方不好,但他那萬事皆不如意的心態,讓人很難同他找到舒心滿意的共同語言。久而久之,人們會覺得此人太“刁”,難以相處,常常避而遠之,偶有接觸,也隻好打個哈哈敷衍了事。總講負麵話,最終會成為難以與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不在辦公室裏講閑話
辦公室是閑話的滋生地,工作間歇,大家很願意找些話題來放鬆一會兒,為了不讓閑聊入侵私域,最好有意圍繞新聞、熱點、影視作品談天,避開個人問題,以免惹火燒身。
在辦公室裏要做有心人,有些話不可亂講,否則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那麼你知道哪些話在辦公室裏是不能隨便說的嗎?
(1)家庭收入。
性格直率是受人歡迎的,但這種坦率也是有一定原則的。坦率是要分人和事的,從來就沒有不分原則的坦率,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都必須有自己的原則和分寸。就算你剛剛新買了別墅或利用假期去歐洲玩了一趟,也沒必要拿到辦公室來炫耀,有些快樂,分享的圈子越小越好。被人妒忌的滋味並不好,因為容易招人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