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話,讓他心裏的石頭徹底放下,他忍不住問:"爸,你覺得這事怎麼處理好呢?"父親鄭重地問他:"你真的喜歡那個女生嗎?"
他點點頭。父親說:"我給你提個建議,你可以采納,也可以拒絕。咱是男子漢,要為喜歡的人負責。你要是能保證自己永遠喜歡她,斷定她也喜歡你,就去向她表白。"
他立刻說:"我這麼小,哪能保證長大以後也喜歡她呢?還有,我才不敢向她表白呢。"
父親笑了:"這些你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喜歡?兒子,我告訴你,爸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有喜歡的女生。知道我是怎麼做的嗎?"
他驚喜地問:"怎麼做的?"父親大聲地說:"好好學習,好好表現,等長大後出息了,你再去找她。這才證明你是真的喜歡人家。"
直到此時,他才頓悟,喜歡一個人,並不是那麼簡單,要負責,要經曆歲月的考驗。
他說:"自從那次和父親談話後,我再也沒有為類似的事情苦惱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在為他提供物質生活的同時,還要做他的心理導師。這就需要你平時多與他談心,既談他的事情,也談你的事情。這樣才能得到他的支持。
成老師心語
父母是與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在教育他的過程中,要想真正了解他,就要在生活中注意觀察他,隨時掌握他的心理感受、情感波動,用正確的心理知識引導他。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父母隻有放下架子,多和他講講大人的事情,才會讓他更快地接受、理解。但同時要注意營造融洽的氛圍,注意你說話的方式、方法。
信任並暗示孩子他能行
不管孩子表現如何差勁,你都要相信孩子能夠做好,多給孩子一些展示其特長的機會,並經常暗示孩子能行,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從而幫助孩子走向成功。
一天,桐桐看我在數錢,想吃零食了,就問:"爸爸,給我點錢去買好吃的吧。"我抬頭看了一眼女兒,雖然她已經認識了錢的大小,但從來沒有單獨出去買過東西。
我猶豫著,不敢讓桐桐自己去商店。
"爸爸,相信我,我都和媽媽一起去買過很多次了,不會有問題的!"桐桐看出了我的心思,像個大人似的安慰我。
我也想讓孩子親自試一下,就遞給桐桐十元錢,叮囑她下樓時慢點,順著路邊行走,買完後及時回家。
桐桐一一點頭,接過錢蹦蹦跳跳地走了出去。我還是不放心,就悄悄地跟在桐桐後麵。
一路上,桐桐沿著路邊走,路上看見一個熟人,還打了聲招呼。看到這些,我心裏踏實多了。我不想讓桐桐看見我的身影,就及時轉身回家了。
不大一會兒,桐桐就回到了家,手裏拿著"好吃點"--這是她最愛吃的零食。桐桐把剩下的零錢遞給我,自豪地說:"爸爸,你看,我會買東西了吧?"
"桐桐真棒。家裏以後缺什麼小物品,就由你來負責買,好嗎?"
"好!"桐桐聽了我的讚賞與吩咐,高興地答應著。
你可能認為孩子小,不敢讓孩子嚐試著做事情,不相信孩子能夠把事情做好,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去做,這樣孩子不僅會依賴你,對自己也會失去信心。
所以,你應該信任自己的孩子,並讓孩子嚐試著去做,孩子隻有去做了,才能做得好。永遠不去做,就什麼也不敢做,最終什麼也不會做。
記得桐桐三歲左右的時候,有一次要自己拿著杯子喝水。妻子不敢放手,害怕她拿不住,杯子摔壞了,劃著自己的手。
但是桐桐執意要自己拿,並且用哭進行要挾。我想孩子既然要自己拿杯子,雖然是小了點,但也可以嚐試一下。於是,我倒入小半杯涼開水,然後把杯子遞給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