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地一聲,杯子從桐桐手中滑落,摔在了地上,碎了。桐桐膽怯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妻子很生氣,剛想訓斥桐桐,我急忙說:"不要緊,桐桐再試一下,我教你用正確的方式拿杯子,它就不會摔破了。"
接著,我拿起另外一個杯子,往裏麵倒了一點水,先給桐桐做個拿杯子的示範,然後讓桐桐左手拿著杯身,右手托著杯底。
桐桐用雙手小心地握著杯子,把水送到了嘴邊,喝了第一口水。接著抬頭看我,眼睛發亮,臉上流露出無比開心的笑容。
孩子初學做事情,開始有可能會以失敗告終,這時候,你切不可大驚小怪,更不要對孩子進行訓斥,否則孩子就會失去信心,有可能不願意再進行嚐試。
因此,麵對孩子的第一次失敗,你應該指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做,並鼓勵孩子再來一次。哪怕孩子接連幾次都失敗了,你還是要鼓勵孩子繼續做下去。信任孩子一定能夠做好,孩子最終就能達到目標。
我在一本教育書中,看到這樣一個事例。
有一個男孩,讀初一,平時成績一直不太好。這個孩子覺得自己不是上學的料,準備混到初三畢業就算了。
男孩的母親深信孩子不笨,為了使孩子增加自信,她不僅經常暗示孩子能行,有一次還特地請了一位算命先生,指示他說自己的兒子以後成績會很快提高,將來一定能考上大學。
算命先生按照這位母親的吩咐,裝模作樣地看了看男孩子的手相,又仔細觀察了一番男孩的五官,最後一拍手說:"這個孩子,生來聰慧,但學習時稍有偷懶,所以成績平平,但大可放心,孩子今後成績能夠很快提高,而且還能考上大學。"
這位母親聽了,就在一邊附和著說:"先生算得真準,我也是這樣認為,多給你一些錢。"說完此話,遞給了那位算命先生二十元錢。
男孩聽後有些激動,眼裏閃現出異樣的神情。
自從這位算命先生給男孩算過命之後,他的成績果然提高得很快,最後還真被一所大學錄取了。
成老師心語
孩子笨不可怕,不用功學習也沒有什麼,就怕你的不信任、數落與斥責,使孩子丟掉信心,對自己放棄。
所以,不管孩子表現如何差勁,你都要相信孩子能夠做好,多給孩子一些展示其特長的機會,並經常暗示孩子能行,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從而幫助孩子走向成功。
允許孩子犯錯誤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所以,對孩子,你不必要求得太完美。孩子正是通過一次次犯錯誤,一次次糾正錯誤,才得到新經驗,學到新知識,習得正確的行為。
我記得桐桐兩歲左右的時候,基本的日常用語都能表達了,但說得卻不清楚。我與妻子,因為天天聽這種童音,還能明白大概意思。但若換成別人,卻多半都聽不懂。
為了使桐桐的話誰都能聽明白,避免她再犯類似的錯誤,聽見桐桐什麼說得不對,我就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糾正,但是,桐桐的改進好像不大。
有一次,我與朋友談話,他講起了自己的兒子。桐桐在一邊聽見了,也學著說:"兒幾。"朋友聽後問我:"桐桐說的什麼呢?"
我感覺十分尷尬,等朋友走後,我就開始教桐桐"兒子"這個詞的正確發音,教了將近二十遍,桐桐的發音還是沒到位,依然說"兒幾"。
我十分生氣,衝著桐桐大聲說:"你怎麼這麼笨呢?!"
桐桐看著我,有些害怕,努力張口想發得準確,但聲音出來後還是"兒幾"。我沒有再繼續教下去,但心裏卻不痛快。
後來,我特地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因為生理的原因,發音錯誤十分正常。
我為自己粗暴對待桐桐的行為感到後悔,以後再也不特地去糾正她的發音,後來桐桐說話就慢慢地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