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君回家後,看見媽媽拿著自己的日記本,她立即就火了:"你怎麼可以動我的東西?你經過我允許了嗎?"
"你都是我生的,我看你的東西還要經過你的允許?笑話。"她衝湘君說。
湘君覺得她不可理喻,就將自己關在屋子裏,不論誰敲門,她都不開。
"成老師,你說我該怎麼辦啊?我還不是為了她好,怕影響她學習嗎?她怎麼那麼不懂事呢?"她著急地說。
我心裏想說:其實不懂事的不是孩子,而是你。可是我沒說出口。
"你別著急。孩子對老師的崇拜是可以理解的,她現在處於情感萌芽階段,肯定不希望你將她的隱私暴露無遺。你將她的小秘密挖掘出來了,她會覺得你一點都不尊重她。"
"嗯,你說得有道理。"她的情緒穩定下來,和我交流著。
"你應該去試著和她溝通一下,給孩子道個歉,和孩子說清她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要將崇拜和愛慕混為一談。你要向孩子表達你對她的信任,相信孩子會處理好。最為關鍵的是,你今後千萬不要再隨便動女兒的抽屜了。"我接著對她說。她答應了,然後掛了電話。
不久她又給我打來電話,說她按照我說的去做了。她好好地和湘君交談,湘君也理解了媽媽的苦心,母女倆之間的誤會才得以解除。
其實,不隻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被父母尊重隱私和秘密的需求,就連幾歲大的桐桐都有這樣的需求。
那天,我想幫桐桐打掃一下衛生,就直接進了她的屋子。可是,桐桐的反應很激烈:"爸爸,你進來怎麼也不敲一下門啊?"
"房間這麼髒還不讓我幫你收拾啊?"我不顧她的抗議,拿起掃帚就開始打掃。
"你看見我房門上的"請勿打擾"了嗎?不要隨便進我的屋子,要進來也應該先敲門啊。萬一我在換衣服多不好啊,我是女生,你是男生。"桐桐一本正經地說道。
我心說:"嗬嗬,小丫頭也知道保護隱私了。"為了讓小丫頭心裏滿足,我又走出去,特意重重地敲了敲門,一邊敲一邊喊:"桐桐大小姐在家嗎?爸爸要進來了!""在家。請進!"桐桐也高聲說。
我得到允許後進來,看到小丫頭在笑嘻嘻地衝我做鬼臉。
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孩子的自我意識也會慢慢增強。父母應該理解並照顧到孩子的自尊需求。
這讓我記起了之前看到過的一件事。
一位媽媽,和她兒子的關係很好。有一天,媽媽在兒子朋友那裏得知他對一個女孩有意思。她並沒有著急,而是尋找機會準備和兒子好好談談。
那天吃飯後,媽媽對兒子說:"兒子,我聽說你和一位女生走得很近。"
"嗯,是的,媽媽。我覺得她很好。她也覺得我不錯。"兒子沒有否認,坦然地對媽媽說道。
"兒子,那個女生覺得你不錯,說明你很優秀。但是你的眼光就僅僅局限在這個小縣城裏嗎?我相信肯定不會吧。等等吧,等你哪天要去市裏發展了,要去省裏發展了,或者去國外發展,到那時候再做決定吧。"
媽媽的話讓他很受啟發,他自己也說:"那我就等等再說吧。"
這無疑是位聰明的媽媽,她沒有和其他父母一樣,對孩子采取跟蹤、調查、查看日記、信件等方式,而是用溫和的方式送給了兒子一個人生忠告。這是值得你學習的。
成老師心語
如果你不懂尊重孩子,就不要埋怨孩子給抽屜上鎖。從今天起,別再探究孩子的隱私,而要開始信任、尊重他。也許哪天,你會發現,抽屜上的那把鎖沒有了,而你和孩子心裏的鎖也就打開了。
學會和孩子商量
學會和孩子商量,你會發現,你和孩子之間無謂的爭吵變少了;孩子在你眼裏,變得乖巧了;你在孩子眼裏,也變得容易親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