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視品德培養,奠定孩子未來的成功基礎(3)(1 / 3)

上周,媽媽說她丟了五十元錢,到處找不到,就問我拿了沒有。雖然我上周跟媽媽要零花錢,她沒給,但還不至於偷家裏的錢。所以就實話實說,告訴媽媽我沒拿。

但她不相信,非說是我拿走了,還翻了我抽屜、書本、衣兜,她這樣做,讓我既覺得羞辱,又有種報複的念頭。

所以,之後我就開始有意撒謊,不管哪方麵,對她都開始隱瞞、欺騙。明知道這樣做毫無意義,也不願意撒謊,但總覺得媽媽既然已經這樣認定,我如果還實事求是的話,就很冤枉!

這封信雖然不長,但很清楚地再現了一個誠實孩子變成一個撒謊孩子的過程,希望父母們能夠以此為戒。

你要想讓孩子誠實,即便你懷疑孩子撒了謊,也有必要裝作信任,從側麵不露痕跡地教育,這樣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否則,孩子如果沒有撒謊,無端被你懷疑,會產生逆反心理,心想已經被冤枉了,還不如真的撒謊,結果是你促使了孩子不誠實。

事實上,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不願意撒謊,都希望做個誠實的孩子。他們之所以撒謊,有可能是因為受到不良暗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是為了躲避懲罰等等。

記得我小時候,比較頑皮,還經常與夥伴們打架。媽媽最討厭我與別人打架,所以每次打架之後,媽媽不問原因,就開始重重懲罰我。

為了避免受到懲罰,有一次我又與同學打架,手被別人抓傷了,回家就對媽媽撒謊,說是與小貓玩時被撓破了,結果逃過了一次懲罰。

從此之後,我再與別人發生矛盾,動起了手,就會如法炮製,大多時候都能躲過劫難。

結果,我比以前打架更勤了。有一回還把班裏一個小個子男孩打傷,他的爸爸找到我家裏,媽媽這時候才知道我還是經常與別人打架,而且比以前打得更凶。

她十分傷心,哭著對我說:"孩子,以後有什麼事,你都要跟我說實話,媽媽不再隨便懲罰你了。"

得到了媽媽這樣的保證,又看到她為我打架這麼傷心,我下定決心,不到萬不得已,不用武力解決問題。

但有一次,一個同學找茬兒,我一再忍讓,他得寸進尺,我就把他狠揍了一頓,回家後我一點都沒隱瞞地告訴了媽媽。結果她不僅沒批評我,還讚揚我學會了忍讓、誠實。

有了這次體驗,我再也沒想過要撒謊。

成老師心語

誠實,是各種美好品質的基礎,是與人良好交往的通行證,是事業有成的前提。父母教孩子學會為人誠實,做事誠實,孩子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才能獲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機會。

具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盡量先給孩子做出榜樣,滿足他的正當要求,不要對孩子所犯的錯誤一味懲罰,同時避免無端猜疑孩子,用科學的方法,從這些方麵一起下手,我相信,你會擁有一個誠實的孩子。

培養孩子正直的品質

正直的品質,主要表現在有正義感,為人處世言行一致,真心實意,同情弱小,等等。教孩子學會正直,讓他做一個堂堂正正、無愧於心的人,是每對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

有一次,老同學秦軍來我家玩,兩人閑聊的時候,談起了我們以前的同學張健。

秦軍說:"你還記得張健這小子嗎?那時候他家裏窮,買書時向我借二十元錢,我見他沒錢,就沒要他還。可這小子,現在富裕了,知恩不報,我向他借兩千元錢急用,他硬說沒有!"

"別這樣說他,可能張健也有難處。"因為我比較了解張健,他這個人還算義氣,一般情況下,老同學借錢不會推辭。我對秦軍的話半信半疑,所以不願附和他。

"老同學,你怎麼站在他小子那邊說話?我想起來了,當初你們關係很鐵。"

"爸爸,"鐵"是什麼意思?"在旁邊玩耍的桐桐聽到這個字,問我說。

""鐵"就是關係特別好。"我對女兒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