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放手,促使孩子去獨立(3)(2 / 3)

桐桐很傷心,從台上下來一直不說話,我看到她眼圈都紅了,十分心疼,但卻使不上力。

這次挫折讓桐桐受到的打擊很大,她從來沒有這樣難受過。

我上前抱著她,安慰說:"桐桐,爸爸知道你心裏不好受,不過,你想想那些沒獲得名次的同學,還有那麼多不會跳舞的同學,你是不是比他們強多了?"

桐桐點了點頭,我看她情緒好轉了一些,又說:"這次失誤了,以後吸取教訓,同時刻苦練習,爭取下次奪得冠軍,這才是你當前應該做的事情,你說是嗎?"

桐桐聽我說得有理,又點了點頭。看桐桐的心結解開了,我放心多了。

我想,如果下次桐桐再遇到類似的情形,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傷心了,也應該知道如何去做了吧?

比賽就會有輸贏,有前後名次。每個人都不會是常勝將軍,誰也不可能永遠拿第一。

這次孩子比賽失敗了,你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挫折,讓孩子從挫折的陰影中盡快走出來,告訴他以後吸取教訓,下次孩子才有可能奪得冠軍。

前天,有一家三代七口人來找我,焦點是那個男孩,十歲左右;年輕的夫婦是男孩的爸媽;四個老人分別是男孩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

他們來找我是因為男孩說什麼也不願意去上學了。

我聽後問他們:"你們知道孩子在學校裏經曆了什麼事情嗎?"

"孩子在學校與同學關係不和,多次打架,與老師也發生過頂撞,現在孩子就是不願到學校去了!"孩子的媽媽說。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不是因為你們對孩子太嬌寵了,孩子平時要什麼你們都給滿足,從來都沒有拒絕過孩子,沒讓他經受過挫折?"我已經基本上猜測出來了,所以直接問他們,六個成年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如果你們再這樣下去,孩子依然不會適應學校的生活,將來受到的挫折還會更多。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孩子經受挫折的洗禮,孩子無理的要求一定要拒絕。使孩子明白是非,教孩子與別人和平相處,幫助他適應群體生活,這才是真正愛孩子。"

六個人謝過我,帶著孩子回家了。我希望這個孩子在經受挫折之後,能夠很快融入到同學中去。

成老師心語

你要為孩子掃除生活中的障礙,不讓孩子經受任何挫折,這樣看表麵上是為孩子著想,但實質上隻會使孩子將來遇到的挫折更多,而且因為孩子對挫折的承受力差,輕易就會被挫折擊垮。

所以,你必須讓孩子經受挫折的洗禮,該他去做的事情,拒絕插手。

因為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孩子隻有經受了挫折的洗禮,對挫折的承受力才會提高,挫敗感才能減弱,能力才會增強,成就感才會更大,人生的路才會走得更加順暢。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你要讓孩子多做事,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還不要過多地去幹涉,讓他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不但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而且還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就感。

桐桐小時候,我就注重培養她的能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會讓桐桐自己做,比如穿衣服;看似孩子不能做的事,如果她要做,我也會盡量支持,以提高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動手能力。

有一次,我給桐桐削鉛筆,她看著好玩,要自己削。

我覺得孩子這樣做有些危險,弄不好會割破手,但想到她馬上就上一年級了,在學校裏鉛筆斷了,必須由自己來削,於是我就把小刀與鉛筆遞給桐桐,叮囑她小心一些。

最終,小刀還是把桐桐的左手食指劃了一個小口子,流出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