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粗暴地對待孩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孩子,要多一點關愛,少一點粗暴;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打罵,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孩子會感受到你的愛,以進步來回報你。
我讀小學的時候,班上有個個子不高的同學,他很凶,平時我們都不敢招惹他。有一次,我不小心將他的鉛筆盒碰到了地上,他立即踹了我一腳。我很瘦小,不知道該怎麼做。
有的同學看不下去,告訴了老師。老師批評他時,他竟然和老師頂嘴,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我身上。無奈之下,老師打電話把他的爸爸叫來了。
他爸爸來到老師的辦公室時,沒聽老師怎麼說,上來就給了他一巴掌,這讓我和老師都傻了眼。他爸爸的一巴掌下去,他的嘴角都流血了。
這時,我明白了,他的粗暴,完全是來自他爸爸對他的教育方法。爸爸很粗暴,孩子長期在那樣的教育方式下,也免不了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周圍的人。
要想孩子成為不粗暴的人,那你就不要粗暴地對待孩子。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身邊也會有更多的朋友,不會被他人孤立。
粗暴地對待孩子,不僅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消極影響,還會對孩子的品德造成消極影響。有的孩子,為了避免遭受你的粗暴行為,可能會以撒謊的方式來對付你。
桐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中午要在學校裏午休。她那時還會尿床。有一天,妻子回家問桐桐:"你今天中午尿床了嗎?"桐桐點了點頭。
妻子衝桐桐喊道:"你都多大了,還尿床?別的小朋友都不尿床了,就你還尿床。"說完,還在桐桐屁股上打了一下,補充說,"下次,你再尿床、尿褲子,我就真打你了。"
後來有一天,桐桐回家後,妻子又問她這個問題,桐桐說:"我沒有尿床,也沒有尿褲子。"可是,我明明看見桐桐的褲子後麵有塊陰影。
我把桐桐拉進她的房間,幫她換好衣服。
"桐桐,怎麼和你媽媽撒謊呢?你的褲子明明是濕的。"
"我怕媽媽凶我,每次,她打得都很疼,說的話我也不愛聽。"
三歲的桐桐說出這些話的時候,我的心疼了一下。撒謊也不是她的本意,可是為了免受妻子的責罵,她還是撒了謊。
我和妻子進行了細致的溝通,妻子答應我,今後不再那樣對桐桐了。之前,桐桐為了逃避妻子的粗暴,很多事情都不和我們說。妻子態度和緩之後,桐桐在幼兒園的很多事情都和我們說。這是我和妻子樂意看見的。
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當孩子不聽你的話,或做錯事情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你的威信受到了威脅,就會采用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你這樣做,隻會"有威無信"。
你對孩子粗暴,也許隻是"恨鐵不成鋼"的體現,可是,孩子的心智不成熟,他可能無法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一旦不理解,就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
有一天,我接到了姨媽的電話,說是讓我打電話勸勸我的表哥,別讓他再打兒子了。他家兒子今年讀初一,英語成績一直不好。最初,表哥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兒子,可是效果不好,所以後來,表哥就對他拳腳相向。
剛開始,他兒子一聽見他的聲音就跑,最近卻不怕我表哥了,不論我表哥說什麼,他都不聽,前幾天竟然留了張紙條,就離家出走了。最後是在網吧裏找到他的。
他開始逃學。表哥頭一天晚上打他,第二天,他肯定逃學。這樣弄得表哥很被動,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他了。
我給表哥打電話,說:"侄子現在已經不怕你打他了。相反,他可能會覺得你打就打吧,我就用逃學的方式"報複"你,讓你幹著急。你和侄子都是其中的受害者。侄子現在還小,你對他進行體罰,不僅對他的身體有影響,也會在他的心靈上留下難以愈合的傷疤。"
因為我和表哥關係不錯,我接著說道:"表哥,你忘了小時候,姨媽打你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了?那時候,你不是說過以後不打孩子的嗎?現在怎麼又打上了?"
電話那邊沒有聲音了,然後是一聲歎息。想必,表哥已經知道自己該怎麼對待兒子了。
成老師心語
粗暴地對待孩子,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隔閡也會越來越深。如果你愛你的孩子,希望你的孩子健康成長,那就不要粗暴地對待孩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孩子,要多一點關愛,少一點粗暴;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打罵,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孩子會感受到你的愛,促進自身的進步。
莫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決定的權利。不把願望強加給孩子,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決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放手,讓孩子走自己想走的道路。
周日,我帶桐桐去公園玩,在那裏遇到了朋友陳明。桐桐一看見他,就向後縮。
"桐桐,來,讓叔叔抱抱。"聽陳明這樣說,桐桐快速地躲到我的身後。
"桐桐,出來!怎麼這麼沒有禮貌?讓叔叔抱抱!"我一邊說,一邊把桐桐向朋友麵前送。
"不,就不嘛!"桐桐一個勁兒地朝後躲。
陳明紅著臉攤攤手說:"桐桐這孩子,不會這麼怕生吧,才幾天不見叔叔啊!"
桐桐這樣做,我也感到十分尷尬,就對陳明說:"這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