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沒有不懂事!"桐桐在我身後爭辯道,"我也不是不同意叔叔抱我,隻是他的胡子太紮人了,上次抱著親我時,就把我的臉紮疼了!"
聽完桐桐的解釋,我為自己的莽撞行為後悔,不該硬逼著桐桐去做她不願意做的事情。
陳明聽桐桐說完,臉更紅了,他摸了一下自己的下巴,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啊,桐桐,叔叔刮了胡子再抱你,好不好?"
"好。"桐桐很小聲地答應著。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你不知道的經曆,在孩子不願意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即便你覺得應該那樣去做,也不要強逼孩子。事後還要弄清楚原因,及時了解你不知道的情況。
否則,一味地站在你自己的角度,認為怎麼做是對的,就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逼著他那樣去做,這樣有可能會使孩子的心身受到傷害。
我初中的一位老師,前段時間給我打來電話,說現在的孩子真的沒法管了,一點都不聽話。
他說兒子今年考大學,他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將來當個老師,所以讓兒子第一誌願報師範院校,這樣既能滿足自己的心願,還能節省一筆錢。
而他的兒子比較喜歡與電腦打交道,就想報計算機專業,將來從事編程方麵的工作。
兩人為填報什麼樣的學校一直相持不下,明裏暗裏進行較量。
最後,我的老師說:"兒子竟然問我"是你上還是我上?你上由你做主。我上就得我決定。""
我的老師聽此話,放棄了讓孩子報師範院校的想法,但心裏卻很不舒服,才給我打電話,向我傾訴。
說實話,我不讚成老師的做法,他不應該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愛好、興趣,走自己選擇的路,才會走得更加舒心、順暢。
你的願望,或許是好的,有可能也是正確的,但即便如此,如果孩子反對,你也不能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女性朋友,名叫劉娟,以前她特別喜歡跳舞,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走進藝術學校。
但是,要在舞台上展示優美舞姿的願望,在她心裏卻沒有熄滅。女兒雲雲出生後,還很小的時候她就給女兒報了舞蹈興趣班。劉娟希望自己的女兒將來能夠走這條道路,來達到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
實事求是地說,雲雲對跳舞的感覺還不錯,節奏感也把握得很到位,老師都誇獎她跳得比較出色。
可是,由於劉娟在心中給女兒定的目標太高,雖然孩子已經跳得不錯了,但還是沒有達到她的要求。隻要她看見女兒跳舞鬆懈下來,就會責罵她。每一個動作,劉娟都讓女兒做到十足的標準,要求得十分苛刻。而且對雲雲的舞蹈,她從來都沒有誇獎過。
這樣時間一長,本來對舞蹈還算感興趣的孩子,受不了母親的折磨,再也不願意跳舞了。
劉娟十分後悔、傷心,但為時已晚。
你的理想沒有實現,你感到遺憾,想在孩子身上延續。但孩子不是你,如果對你的理想沒有興趣,你就不能強求。
即便孩子愛好這方麵,也不要用你想達到的高度來要求孩子,這樣的做法隻會讓孩子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得不償失。
成老師心語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決定的權利。不把願望強加給孩子,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決定,這是對孩子的尊重,同時還能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放手,讓孩子走自己想走的道路。
愛孩子,不需要完全犧牲自己
全職媽媽們的人生通常是這樣,孩子小時候,勞心費力,全力以赴,一旦孩子"翅膀硬"了,她們就會失魂落魄,無所適從。其實,愛孩子,不一定非要犧牲自己的人生。
自己不帶孩子,是做父母最大的失職。但,全心為孩子,犧牲了自己的人生,不一定就能做好父母。
妻子單位有一個大姐,叫晏雲蘭,自從女兒出生後就辭職做了全職媽媽。晏雲蘭一個人帶孩子,為孩子盡心盡力。
據妻子說,她的孩子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外麵,從來都是幹幹淨淨、清清爽爽,你很難見到孩子身上有一點點髒。而且,晏雲蘭學了很多幼兒食譜,把孩子喂得特別胖。不光如此,晏雲蘭還參加了很多種親子班、早教班,從這個教室到那個教室,誓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那時候我和妻子剛結婚,妻子想提前做準備,就經常去晏雲蘭家取經,回來後就一一轉述給我聽,一邊說,一邊還憧憬著自己怎麼教育孩子。
孩子上學後,晏雲蘭就更忙碌了。為孩子準備各種學習用具,為孩子製訂詳細的學習計劃,陪著孩子做作業。
可這之後,妻子就不怎麼讚賞晏雲蘭的做法了。她發現,晏雲蘭的孩子依賴性特別強,適應能力特別差,反應也慢。妻子跟我說:自己的事業沒了,就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全部,這不是毀了孩子嗎?
妻子是個直性子,馬上上網找了一些經典案例,做成一個小冊子,給晏雲蘭送去。她勸晏雲蘭,要給孩子獨立的機會,讓孩子自己成長。
那些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更容易替孩子做事,替孩子做主,使孩子失去獨立性,變得懦弱、依賴。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抱怨父母,更容易和父母產生衝突。
有了這樣的經驗教訓,在桐桐四個月大的時候,妻子就回單位上班了。我媽對妻子非常不滿意,因為妻子其實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留在家裏帶孩子,妻子的工作在家裏也可以做。但是妻子不想失去自己,她跟我商量:她正值事業的發展期,如果待在家裏,肯定會停滯不前,喪失很多機會。我當然支持妻子,並且跟她說我可以抽出時間來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