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其實是一塊蹺蹺板,它會讓你彈起來,使你產生力量。因此,每一種知識都是一塊蹺蹺板,它是機會的蹺蹺板,也是成功的推動力。
學習是自我提高的過程。人生在世,所學到的知識在大千世界裏如同九牛之一毛,隻有勤於學習,才能全方位提高個人能力。
很多人有一種不好的傾向,他們太專注於自己的專業領域,對於周圍其他的活動一概不感興趣。雖然,在一個領域有所成就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但是由此我們就把自己與其他知識隔絕起來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追求全麵、綜合發展。
事實上,多種多樣的經曆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生活的辨別能力。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各種經曆之間保持一種平衡,而不是顧此失彼,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業餘愛好不要輕易丟棄。時代的變化,知識之間的聯係也越來越緊密,甚至有一些交叉學科相繼出現,這就需要一個人不斷地進行學習,要懂得比較廣博的知識。
希臘帕特農神廟上刻有一句話:“一個求知一生的人,他能成為駕馭人生的宙斯。”從大的方麵說,知識能夠改造世界,而從小的方麵說,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知識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隻有擁有了足夠豐富的知識,一個人才能更好地創造自己的未來。
廣博並不是說什麼都懂,但什麼又不通;而是要在專的基礎上有博,在博的基礎上有所專。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在邊上觀看。老人覺得這個小孩非常可愛,就把釣到的魚給他。這個小孩搖搖頭說不要魚,要他的釣竿。老人很驚訝地問小孩為什麼不要魚而要釣竿,小孩回答說:“魚很快就會吃完,而有了釣竿就會有吃不完的魚。”
也許會有很多人誇讚這個小孩聰明,但是轉念一想就會發現,這個小孩要的隻是釣竿,而不是釣魚的技術。所以他一條魚也吃不到,因為釣魚最重要的不在釣竿,而在釣技。
其實對我們而言,學習也是如此。一個人學到了知識隻是擁有了釣竿,而隻有學會了運用,才是擁有了釣技。正如有句話所說:“知識不是力量,學會運用知識才是力量。”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擁有知識的人非常多,但是能夠真正將所學知識全部應用到日常工作中來的並不是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改變“紙上談兵”的壞習慣,養成“學以致用”的習慣。
一個人想要擁有相當的知識自然就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而同樣的,想要在某個專業領域登峰造極自然也得及時地充電,不斷地豐富自己。所以,要在某個領域取得相當的成就,隻要擁有自己的強項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