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的企業家,他在剛剛做生意時,幾乎什麼都不懂。例如,開發了一件新產品,往往不知道該定價多少?
他常常跑到零售商那裏去求教。他認為定價多少,去詢問常與消費者接觸的零售商是最好的辦法。
鬆下幸之助出示了新產品,問他們:“像這樣的產品可以賣多少錢?”他們會坦誠地告訴鬆下幸之助產品的價格,照著零售商的話去做都沒有出過錯。而且那樣做不必付學費、也不需傷腦筋,沒有比它更劃算的了。
當然不是什麼事情都這樣簡單,但這是最基本的原則。能虛心接受人家的意見,能虛心去求教他人,才能夠集思廣益,這比你獨自摸索要少出很多錯。如果你能培養這種“虛心”,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我們都是普通人,在我們身邊的人也大都是社會的普通一員,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如果要放下所謂的身段向他人學習。
——向同事學習。
在平時,我們所接觸的人最多的可能就是工作上的同事了。雖然有的同事與自己所做的工作不同,但是總會與自己的工作相關,所以你的同事所做的工作與你的本職工作基本上是大同小異。
但是,不同的人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也會有著不同的做事方法和風格。不論你做得有多好,總會有令他人或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所以你要注意同事的工作方法與技巧,從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出發去觀察、借鑒別人的優點。
所以,當你懂得了學習和借鑒之後,你就可以從同事那裏學習到很多如何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的方法了。
——向成功者學習。
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其所處的環境有著很大關係。
正如古人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個人所接觸的隻是一些沉悶的人,那麼性格也一定會變得越來越沉悶。而同樣,如果整日與一些失敗者為伍,那麼原本一個對生活和前途充滿信心的人也會變得越來越悲觀失望。而如果一個人總是與一些成功者接觸,那麼他一定會學習到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學習成功者優秀的生產和管理經驗,取他人之長來補己之短,最終自己也會從中找到自己取得成功的方法。所以,向身邊的成功者、優秀者靠攏,以成功者、優秀者為榜樣,向他們學習,那麼不用多久你也會變成一個成功者和優秀者。
——向對手學習。
有句話說,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自己,也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
一個人在奮鬥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已知和未知的對手。正是因為這些對手的競爭,才使我們變得堅強、變得自信、變得充滿活力。
對手是一麵鏡子,它能照出自己,使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能夠更加完善自己。所以,我們要感謝對手。正是由於對手的存在,才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們才有可能去彌補不足,挖掘自己的潛能。
總之,擁有開放的心態,才能認識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的長處。向他人學習和借鑒從而完善自我,這是每個人一生都應該做的事情,這樣自己才會更完美、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