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取得事業的成功就要有一個發展的眼光。而想要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進行不懈地學習。因為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每天都會有新的知識產生,同樣也會有舊的知識被淘汰。
成功的路上,沒有止境,但永遠存在險境;沒有滿足,卻永遠存在不足;在成功路上立足的根本基礎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這是美國東部一所規模很大的大學,在畢業考試的最後一天。
有一群機械係大四的學生擠在一座教學樓前的階梯上,正在討論著幾分鍾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臉上的表情顯示出他們很有信心:這是最後一場考試,接著就是畢業典禮和找工作了。
有幾個人說他們已經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則在討論他們想得到的工作。他們覺得自己已通過4年的大學教育獲得了很多知識,能征服外麵的世界。他們知道通過即將進行的考試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教授說他們可帶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和筆記,隻要求考試時不能彼此交頭接耳。
他們喜氣洋洋地走進教室。教授把考卷發下去,學生們都眉開眼笑,因為學生們注意到隻有5個論述題。
3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卷。學生們似乎不再有信心,他們臉上有可怕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裏拿著考卷,麵對著全班同學。教授端詳著麵前學生們寫滿擔心的臉,問道:“有幾個人把5個問題全答完了?”
沒有人舉手。“有幾個答完了4個?”仍舊沒有人舉手。“3個?2個?”學生們在座位上不安起來。“那麼一個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個吧?”全班學生仍保持沉默。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說:“這正是我預期的。我隻是要加深你們的印象,即使你們已完成4年工程學教育,也仍舊有許多有關工程的問題你們不知道。這種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教授微笑著說了下去:“這個科目你們都會及格。但要記住,雖然你們是大學畢業生,你們的教育才開始。”時間流逝,在學生們的記憶中,這位教授的名字已經模糊,但他的訓誡卻不會模糊。“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教多少現成的知識也不如培養對方獲得自我學習的能力與方法。現代教育早已是終身教育的同義語,要做好“活到學到老”的思想準備。
大多數人的缺點,就是一心希望在頃刻之間獲得淵博的學識。知識是慢慢學來的,因此人們應不斷地努力讀書自修;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寶庫,本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態度,漸漸地擴大知識範圍。隻有這樣,知識才會越積越多,力量才會越來越大。
學習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不夠的,且不說知識五花八門、浩瀚如海。即便是自己所要用到的知識,所以有人總會產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雖然一個人不斷地進行學習,也有時候會覺得知識還是不夠用。學習是永遠不夠、永遠不能停止的,正如有人所說:“學習就是一輩子的事。”
愷撒領軍出征,每每獲勝必以酒肉金銀犒賞三軍。隨行的親兵仗著酒膽,問愷撒:“這些年來,我跟著您征戰沙場,出生入死,曆經戰役無數。同期為伍的兄弟,做官的做官,做將的做將,為什麼直到現在我還是小兵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