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很容易形成一種僵化思維,這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們要嚐試著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
一個人要成功,就要有膽識、有遠見,看得遠、看得高,不計較一時的得失,這才能夠掌握先機,把握機會。而且能進能退、能前能後、能有能無。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個美國人、一個法國人、一個猶太人,在同一天被關進了監獄,刑期都是三年。有一天,監獄長對他們說:“你們現在每個人可以向我提一個要求,隻要合法,我一定滿足。”美國人說:“我要夠我三年抽的煙草。”法國人說:“我要一個美麗的女人。”猶太人說:“我要一部聯網的電腦。”三年過去了。美國人從監獄中衝了出來,滿臉煙末,狂吼著要打火機。法國人和一個女人從監獄裏出來,他抱著一個孩子,那個女人領著一個孩子,女人的肚子裏還懷著一個孩子,兩人都一臉愁容:三個孩子,怎麼養活?隻有猶太人出來時滿麵春風,他握著監獄長的手說道:“謝謝你了,多虧了這部電腦,三年中我的生意不但沒有中斷,還擴大了兩倍。為了表示謝意,我送你一輛奔馳。”
上麵故事中的猶太人,在考慮問題時,富於預見性,最終獲得了成功。而那個美國人和法國人,走一步看一步,隻考慮眼前的快活,不為以後打算,結果虛度了三年時光,並給以後的生活留下了負擔。
這就是不同的思維習慣帶來的不同結果,如果你考慮得不夠長遠,那就得承受短視帶來的苦果。我們常把隻看眼前不顧以後的做法稱為短視,而一個短視的人很難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而且也很難有什麼成就。
在不斷前進的人生旅途中,一個人如果總是想一步走一步,那麼他一定會碰到很多障礙。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是這個道理。隻有拋棄短視的惡習,多做一些長遠打算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位沒有繼承人的富豪死後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遠房的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這名接受遺產的乞丐立即身價一變,成了百萬富翁。
新聞記者便來采訪這名幸運的乞丐:“你繼承了遺產之後,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乞丐回答說:“我要買一隻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後出去討飯時方便一些。”
目光短淺的人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對未來沒有信心把握,甚至根本就沒想到把握未來的事情。因此,他們容易被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所誘惑,往往因小失大。
合作是以獲取長遠利益為出發點的,如果彼此計較太多就會失去更多。
有一隻駱駝離開主人,獨自漫步在偏僻的小道上。長長的韁繩拖在地上,而它卻漫不經心地隻管自己溜達著。
這時,正好來了一隻老鼠。它咬住韁繩的一頭,牽著這隻大駱駝就走。老鼠得意地想:“嘿,瞧我的力氣多大啊!我能拉走一頭大駱駝呢。”
一會兒,它們來到河邊。大河攔住了去路,老鼠隻好停了下來。這時,駱駝開口了:“喂,請你繼續往前走啊。”
“不行啊,”老鼠回答說,“水太深了。”
“那好吧,”駱駝說道,“讓我來試試看。”駱駝到了河中心便站住了,它回頭叫道:“你瞧,我沒說錯吧,水不過齊膝蓋深。好啦,盡管放心下來吧。”“你說得對。”老鼠答道。“不過,正如你所看到的,你的膝蓋和我的膝蓋之間可有一點小小的差別啊。勞駕,請你幫我渡過河吧。”“好,你總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了。”駱駝說,“你很傲慢,夜郎自大。要是你能保證今後謙虛一點,我才肯幫你渡過河。”老鼠不好意思地笑著答應了。就這樣,它倆一起平平安安地到了對岸。
世界上沒有無所不能的事物,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謙虛的人通常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並與強者聯合共渡難關,在彼此關愛中享受生命的快樂,這才是智者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