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根本算不上早熟,這隻是寶寶自然成長的一個過程。當寶寶突然有一天有“戀愛”、“結婚”,哪怕是“失戀”的想法時,恰恰表明他們對性別、自我、異性已有了初步的感覺,恰恰說明他們進入了“婚姻的敏感期”。
或許你還在疑惑,這麼年幼的寶寶難道真能理解成人世界的愛情和婚姻嗎?不,他們並非真正理解成人世界的愛情和婚姻,這隻是隨著他們性別意識的發展而對異性產生的一種朦朧的好感而已。對於處於婚姻敏感期,年齡在四五歲的寶寶來說,在這一年齡段,他們正在逐漸探索人群的組合形式,而周圍人的婚姻形式又是離他們最近的,所以他們就開始關注婚姻,研究誰與誰會結婚,而這也是寶寶認知人類社會組成形式的一種表現。
同時,在婚姻的敏感期中,從寶寶嘴裏說出的“結婚”也是他們表達內心喜愛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比如,當他們想和某一個小夥伴玩,當他們喜歡某一個小夥伴時,他們都會說我想和他/她結婚。事實上,這時的寶寶對婚姻是向往的,他們正在學習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而寶寶對異性朋友的這種敏感完全是純心理、純精神性的,毫無疑問,這會使人變得向上、助人、自愛。盡管有的時候,寶寶會從中享受到快樂,有的時候,也會體驗到痛苦。
這種時候,作為父母大可不必用成人世界的婚姻觀、道德觀來評價寶寶,以免給他們製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當然,也不要一廂情願地把一些所謂“道德”或“正確”的東西灌輸給寶寶,這樣隻會傷害他們,剝奪他們成長的快樂。
兒童時期是一個純粹的情感培養和情感發展的過程,讓寶寶在孩提時代順利度過婚姻這一敏感期,將為其成人後的婚姻關係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而且,婚姻敏感期在很大程度也標誌著寶寶的情緒、情感是否能夠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寶寶經過幾個月發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是成人十年甚至是一生都沒有辦法解決的。
婚嫁遊戲,你會做寶寶的新郎新娘嗎
在婚姻敏感期的早期,也就是從寶寶三四歲開始,隨著自我意識的逐漸產生,他們的性別角色意識也在慢慢增強。在這種時候,他們開始對自己的父母產生強烈的好感,進而把自己的結婚對象就鎖定在爸爸媽媽的身上。在男寶寶的眼裏,也會對媽媽所代表的所有女生有一個最初的認識,那就是說話溫柔,體貼入微,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所以,男孩會說我要和媽媽結婚。在女寶寶的眼裏,對爸爸會有一個最基本和最單純的認識,他代表了所有男性充滿力量、高大而勇敢的一麵,所以,女孩會說要和爸爸結婚。實際上,這是最初婚姻敏感期出現的一個雛形。對於寶寶而言,父母的愛是安全的保障、快樂的源泉,是其健康成長的原動力。
童童快4歲了,很喜歡畫畫。一個周末的下午,她照例開始她的“創造”。童童媽因為一直忙著做家務,所以就沒顧得上去陪她。可是即便如此,小家夥也能乖乖地坐在那兒,專心致誌地畫。童童媽媽知道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了,所以就沒去打擾她。
大概過了兩個小時,童童還趴在辦公桌上埋頭“工作”著,出於好奇,童童媽悄悄地走到童童的身後。
這時,童童竟然淘氣地轉過身來,高舉著她的“作品”,眯著小眼睛,對媽媽說:“媽媽,你看這是我畫的畫。”
看到童童“作品”的那個瞬間,著實令童童媽詫異不已,畫麵中央分明是一對新郎和新娘。“咦,小女兒怎麼會畫出這種畫呢?”童童媽按捺住自己的疑問,依舊像往常一樣,很平靜地和童童交流起來。
童童媽微笑著對童童說:“乖女兒,這畫畫得真好,你的想象力很豐富,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童童聽媽媽這麼一說,露出了童真的笑容。
童童媽接著說:“不過,媽媽有點不明白了,新娘是誰呢?”
童童驕傲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說:“是我啊,媽媽。”
聽童童這麼一說,更是激起了童童媽的好奇心,趕忙接著問道:“哦,是嗎?那麼,旁邊的新郎又是誰呢?”
“是爸爸啊,我要和爸爸結婚。”這時童童的臉上堆滿了神氣十足的表情。
而童童媽聽寶寶這麼一說,忍不住笑了起來。不過,沒一會兒童童媽就恢複了平靜,很認真地問她:“可是,爸爸已經有媽媽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