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4~5歲:你的寶寶已長大,教養來點兒成人化(5)(1 / 2)

疏於觀察寶寶、理解寶寶的爸爸錯過了一個給予寶寶表達愛的絕好機會,童童剛剛在幼兒園學習了怎樣給父母捶背,她隻是想在爸爸身上試驗一下,但是爸爸的反應卻如此反感,童童單純天真的心自然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爸爸不喜歡我了,爸爸不愛我了。小小心靈受了傷害,怎能不哭泣呢?

這麼看來,在寶寶的情感表達敏感期,作為父母,一定要讀懂寶寶的行為,當寶寶總喜歡往你懷裏鑽的時候,當寶寶喜歡親吻父母的時候,往往意味著他們正在向父母索取愛,他們正在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而麵對寶寶的這些行為,家人一定要給予積極的回應,這樣才能使寶寶避免傷害,才能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

三、4~5歲大寶寶智能訓練方法

大動作能力訓練

(1)跳觸指尖上10~15厘米的吊球或玩具

目的:練習跳高,鍛煉彈跳能力。

玩法:把一個球吊在寶寶站立伸手時指尖之上5厘米處,讓寶寶跳起去夠取。玩具最好放在高處觸點就能落下,使寶寶發生興趣,然後漸漸固定於一定高度讓寶寶觸到後晃動,使他看到自己的成果。先練習5厘米,後升到7厘米,再升到10~15厘米,循序漸進。

意義:使手能觸到高處之物是很有興趣的鍛煉。跳高要求全身向上動,雙足離開地麵一定距離,除了下肢用力外,上肢要伸高,頭仰視才能夠著目的物。是良好的全身伸展和雙腿彈跳動作結合的運動。

(2)搶椅子遊戲

目的:動作靈敏,理解遊戲規則。

玩法:和寶寶或者與鄰居小朋友一起遊戲。椅子比人數少一張,把椅子一正一反方向排成行。參加遊戲的人圍著椅子按音樂節拍拍手走步,一旦音樂停止馬上坐到椅子上。坐不著的人算輸了,可以拿出一把椅子坐在圈外觀看遊戲,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坐上惟一的椅子就算得勝。

假如寶寶不知道遊戲規則,當坐不上椅子時會哭鬧以為受人欺負。理解遊戲規則的寶寶會十分注意音樂的節奏,隨時準備停時坐上椅子。

意義:這是聽覺與活動統合的遊戲,寶寶通過玩學會聽覺注意。聽覺注意力的培養對以後課堂紀律和課上注意都有幫助。

(3)踏磚過河

目的:練習邁長步越過障礙。

玩法:首先用10塊磚,每塊間隔15厘米。假設地上為河,要用腳踏到每塊磚上才能走過河床達到對岸。寶寶要看著每塊磚的位置,小心地踏磚走。

初學時磚擺成直線,距離相等。寶寶練習幾次之後,可把磚放歪或放橫,有些距離10厘米,有些距離20厘米,擺放不規則難度加大,促進寶寶克服困難而越過“河”。

意義:寶寶要踏到不同距離的磚上保持身體平衡才能不掉到“河”中。

在初學邁長步和後來的不規則步伐中要保持身體平衡,這是視覺統合的身體訓練。

精細動作能力訓練

(1)模仿用積木砌3~4層樓梯

目的:理解遞增的擺積木方法。

玩法:開始從兩層做起,在搭兩塊的高樓旁邊擺1塊積木,構成兩級樓梯。再在兩塊的旁邊擺上搭3塊的高樓,組成三級樓梯。再在三級的旁邊擺上搭4塊的高樓,組成四級樓梯。個別孩子能自己出主意把搭5塊的高樓放在四級樓梯旁邊組成5級樓梯。父母給寶寶示範一次後最好離開讓寶寶自己玩,在無人指導下重複自己搭。

意義:砌4層樓梯比砌金字塔困難。寶寶在過去玩積木時總是兩邊對稱,樓梯是不對稱的,一邊高一邊低,即是要在寶寶心目中構成第一個不對稱的概念。不少寶寶把樓梯擺成沒有空隙的金字塔,不能構成樓梯,經過幾次模仿才能學會。美國兒童發展專家格塞爾認為5歲之前不能學會,但是經過幾年觀察,我國許多寶寶是在4歲第一個季度就能學會的。如果不成功可以留在下一個季度再慢慢練習。

(2)選擇正確的彩筆填顏色

目的:練習選擇恰當顏色填圖,把圖內填滿。

玩法:第一步,先學選擇最恰當的彩筆。口頭回答香蕉用黃色,從十二色彩筆中選擇最好的顏色在圖中畫一筆看看是否合適。再從彩筆中選出可以填葡萄及橘子的彩筆放在圖旁邊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