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4~5歲:你的寶寶已長大,教養來點兒成人化(5)(2 / 2)

第二步學習填圖。教寶寶先用彩筆在圖中央部位畫直線或斜線,要求從中央向兩邊輕塗,不讓斜線超出圖的邊界。待中央及邊緣基本上塗上顏色後再沿著邊界向中央斜塗,補充邊緣顏色的不足。初學時往往塗越邊界,甚至看不出原來的圖樣。大人可以幫助把邊緣再塗清楚,使圖樣重新顯示出來。

意義:填色是練習手的協調動作,為以後寫字畫畫打基礎。選顏色是視覺訓練,要精確選取適宜的顏色而且找對深淺是需要練習的。

(2)接住拋向高處的球

目的:練習向高處拋球和接球。

玩法:大人和寶寶手裏各拿一球,將球拋向高處,拍手然後將球接住。

初學時球拋得不高,還來不及拍手就要忙於接球。逐漸練習能把球拋得較高,有時能連續拍手幾下球才落下接住。大人和寶寶一起玩,看看誰的球拋得高,誰拍手的次數多才接住球。

意義:練習自己拋接球,自己控製拋的高度和球的落點,使接球之前能從容地拍手等待落下。拋球時寶寶頭向上仰,脊柱後彎,能緩解久坐的疲勞。在講故事和低頭看書之後做拋球運動能使視野開闊,頸後仰可緩解腰脊的疲勞。

(4)畫菱形或五星、六角形

目的:學會畫複雜的形狀。

玩法:先學畫三角形,將兩個等邊三角形底邊聯接就成上下銳角、左右鈍角的菱形。學畫菱形成功後可隨著大人學習一筆畫成的五角星。如果寶寶覺得太困難不妨先學畫六角星,即畫兩個正三角形上下倒放,底邊錯開,使露出的每個小三角形基本相等。學會畫六角星後再學習畫五角星。

意義:分清銳角和鈍角,學習畫複雜的圖形。

言語能力訓練

(1)學習輪唱和合唱

目的:練習堅持自己的聲部,不隨聲附和。

玩法:先一起齊唱“三隻老虎”,學會自己唱之後,母親同寶寶唱第一聲部,父親唱第二聲部。寶寶明白輪唱的道理之後,由寶寶自己唱第一聲部,父親在第二句插入,母親在第三句插入。每人都要堅持自己的聲部不得附和別人,看誰能堅持到底。

還可以在大家都會唱的歌最後一句試著唱二部合唱,開頭母親和寶寶唱一部,父親唱二部。熟練之後可以由父親唱一部,母親和寶寶唱二部,最後才由寶寶單獨唱一種聲部,漸漸學會領唱。

意義:輪唱和合唱首先要音準和節拍準,然後練習堅持自己的聲部按和聲和節拍去唱,增加唱歌的興趣和欣賞和聲的快樂。

(2)回答“因為”“所以”的問題

目的:練習邏輯推理關係。

玩法:利用故事書練習回答推理的問題,例如:看長頸鹿的圖,“因為”長頸鹿要吃樹上的嫩葉,他經常伸著脖子去夠樹頂,“所以”經過許多代,這隻鹿的子孫的脖子就越伸越長成了長頸鹿。

意義:讓寶寶通過推理去把事情因果關係聯係上。練習推理是判斷的方法之一,日常生活中善於推理才能預測結果。

(3)會講自編的故事

目的:練習自編故事,按事情出現先後、因果關係把故事講清楚。

玩法:從自編故事結尾到從頭到尾自編故事。4歲寶寶從0歲起已聽了許多故事,寶寶往往把最有印象的段落記住,然後把幾段故事拚湊起來。或者自己編個開頭把某一段接上,或者先講一段甲故事的頭去接乙故事的結局。經過無數次的拚湊後逐漸會從少到多地自己編造一些段落。大人可以提問不合理之處,幫助寶寶把故事接得合理或把結局改變為較完整的故事。

意義:4歲寶寶特別喜歡拚湊或改換故事的頭尾。這是發揮想象力的嚐試。隻要願意講都要受鼓勵,拚湊總是從不合理漸漸變為合理。得到表揚後就會發揮積極性,如果沒有人鼓勵,想象和創造的苗頭會瞬間即逝,失去深入發展的可能性。如果寶寶講得好,千萬記住要做個記錄,作為以後進步的比較。父母記錄和表揚會成為寶寶愛好的根基,想象和創造性會從此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