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4~5歲:你的寶寶已長大,教養來點兒成人化(6)(1 / 2)

認知能力訓練

(1)初步學習按物種分類而不以用途分類

目的:提高觀察能力,注意區分動物。

玩法:用圖片先讓寶寶自己試分類,把相似的放在一起。寶寶分好之後讓他講出這一堆有哪些相同之處。例如寶寶把兔、貓、狗、牛、馬、羊或者長頸鹿、象、老虎等放在一起,大人可以邊提問邊講述“它們有幾條腿”、“身上是否都有毛”、“是否都有尾巴”、“它們吃什麼”等。寶寶通過分類學會了獸類的特點,人馴養的稱家畜,野生的稱為野獸。

另一堆有雞、鴨、鵝、鴿、燕子等。告訴寶寶“它們有兩隻腳”,“有翅膀會飛”,“它們都會生蛋”,“毛當中有棍稱為羽毛”……這些都稱為禽。

還有另外一堆如金魚、鯉魚、帶魚等,告訴寶寶“它們都沒有腿隻有鰭”,“都離不開水”,“有些有鱗有些沒有”……這些都稱為魚類。

(2)會做10以內不必進位的加法

目的:從數數進入加法,逐漸懂得數的具體意義。

玩法:用棗子擺成一排,如先擺兩個,加1個是多少。寶寶如在3歲半時學會5以內的加法可以先擺5個,再加1個或2個,逐漸加到10個,用點數說出所得數目。然後再用6個、7個,用擺東西再點數的方法學習10以內的加法。熟練之後再將6按不同組合分份、7分份、8分份直到10一共有幾種組合方法。用組合法來加就可以擺脫點數直接說出結果來。

意義:逐漸通過點數學習加法是寶寶必經的過程。寶寶是通過有幾個東西才認識數的,多次擺,多次點數,再按不同組合擺才漸漸脫離點數過渡到心算。

(3)同時記住幾組數字

目的:講清楚家庭住址、電話及自己的生日。

玩法:大人帶寶寶到居住的樓前,讓寶寶先認樓號,再到自己的單元門口,記住單元號;再看自己家門口的號牌,記住門號。這時寶寶會記住如7樓3單元301號。讓寶寶了解1樓101~103.2樓201~203,有幾層就以層號作為號的前一個數字。有時巷或胡同以數命名,如十條三巷、十二條甲四巷等。還要求寶寶記住地名,如東單三條與東四十條距離很遠,一字之差就不同了;又如103和301雖然數字相同但排列不同,103在1層,301在三層,使寶寶能區分。

意義:讓寶寶記住一些重要的數字,如住址、電話是為了安全或有急事尋找大人或家人之用。寶寶記住自己的生日是因為生日過得特別快樂,收到禮物。也要求寶寶記住父母的生日,寶寶為爸媽做件好事使父母快樂。

(4)認識硬幣,學會湊錢和付錢

目的:認識貨幣及最簡單的貨幣換算。

玩法:大人將硬幣如1分5個、2分5個、5分2個、1角5個、5角2個、1元1個用洗滌靈刷洗幹淨裝入瓶內備用。讓寶寶看硬幣的數字和漢字,先學認每一種的幣值,然後學習擺相同。例如用2個1分等於1個2分;用2個2分加1個1分等於5分;用兩個5分等於1角;用5個1角等於5角;再用兩個5角等於1元。大人同寶寶反複擺相同,即是練習湊錢。

意義:用分幣湊錢是在做加法,寶寶用具體的實物練習,比用口頭回答更容易一些。練習硬幣先學湊錢,再學找錢(減法),以後便於學習應用紙幣。

(5)喜歡找“最”的答案

目的:擴大求知欲,增長知識。

玩法:可以用地圖或地球儀同寶寶一起尋找哪條河最長、哪座山最高、哪個湖最大、哪兒最冷、哪兒最熱。平時生活中也可同寶寶一起探索什麼最甜、什麼最苦、什麼最酸、什麼衣服最暖和、什麼衣服最涼快。4歲寶寶最喜歡問為什麼,父母可查閱《十萬個為什麼》或《少年百科叢書》回答寶寶的問題。

意義:一般寶寶在4歲時最喜歡問為什麼,也最喜歡講“最”的事物,說明寶寶有迫切的求知欲。父母應查找相關書籍,正確回答寶寶的問題。父母查書的辦法會啟迪寶寶去從書中找答案的向往,寶寶願意認字,要自己想辦法去查找不懂的知識。

(6)帶路去熟悉的地方

目的:學習認路,分清方位和方向。

玩法:和寶寶上街時,先告訴他要去的目的地,讓他走在前麵帶路。寶寶常去奶奶(姥姥)家,他知道怎樣找公共汽車,認識找哪一路車,什麼站下來,怎樣找路口或胡同口,找幾號。或者去寶寶熟悉的幼兒園、副食店、醫院或常去的公園都讓寶寶帶路,看看是否正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