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4~5歲:你的寶寶已長大,教養來點兒成人化(6)(2 / 2)

意義:能迅速找到曾經多次去過的地方或者記住曾去一次的地方,說明寶寶方位感知良好。有些寶寶記不住可指一些標記讓他記住。經常練習就能提高方位感知能力。

(7)認識家用電器的用途,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摸目的:認識家用電器,逐漸了解電的性能。

玩法:一般寶寶都特別喜歡電視機,喜歡用遙控開關去打開、換台或者關掉。快5歲時寶寶幾乎能完全操縱家中的電器,如電冰箱、洗衣機、電話,還喜歡大人的手提電話。寶寶會在大人身邊探頭探腦地研究每一種新事物。

他會看到哪些是插頭和電板,哪兒能摸或不能摸。大人經常告訴寶寶他就能記住。有電腦的家庭還可讓寶寶學習如何按鍵去尋找自己喜歡的遊戲項目,知道不能亂按其他不認識的鍵以免弄壞別人的東西。大人要特別告訴寶寶不去觸摸插頭及有危險的地方。

意義:寶寶學會使用家用電器是必要的常識,在安全範圍內要盡可能讓寶寶親自操縱一些電器,如會打電話、會開關電視,或者會用電飯煲或微波爐等。有危險的如電熨鬥或電熱水器等可遲一步等寶寶長大一些再學習使用。

情緒和社交能力訓練

(1)去買一種東西

目的:參加社會實踐,學會買東西的過程。

玩法:大人同寶寶去副食店,未去之前先同寶寶講一下買東西的過程,讓他自己去買一種東西。如買糖果,允許他選擇,將包裝好的糖果送到付錢的地方,父母如數將錢準備好讓寶寶去付錢然後取回買到的糖果。第二次買東西時,母親告訴他買某種物品,給他合適的錢數,大人在店門口觀察寶寶怎樣選擇,怎樣付錢,必要時才去幫忙。經過幾次練習大人可以在商店外等候,直到最後完全由寶寶自己去附近副食店購物,父母在家等候,看是否能把東西買回家。

意義:學會獨立購物,與不認識的人交往,能夠完成任務。在寶寶還未認識貨幣之前暫不要求學會找錢,經過多次實習漸漸學會。

2.玩角色遊戲

目的:模仿社會角色,為社會實踐做準備。

玩法:大多數寶寶喜歡在遊戲中重演在社會生活中有印象的事情。例如寶寶曾去購物,或常跟隨大人去自由市場,寶寶會把玩具擺成幾堆嘴裏學著吆喝叫人來買他的貨物。寶寶曾去醫院看病,就會學著大夫護士的樣子替娃娃看病。曾乘坐公共汽車就會回來學售票員報站名和讓人出示車月票;也會學習司機的操作模擬開車。角色遊戲是4歲寶寶最擅長的遊戲,常常通過遊戲彼此交換經曆,使未曾去看過病的或未曾學會買東西的寶寶在遊戲中學到一些經曆。

意義:通過模擬每一種角色對每種人的職業有進一步的了解,通過玩,豐富了實踐,學到一些經曆。如在遊戲中用分幣算錢,學會湊錢和找錢,以後用紙幣就容易多了。

(3)到哪裏去才能完成任務

目的:認識各種商店和公共設施的功能。

玩法:父母要常帶寶寶去各種商店購物,讓寶寶知道副食店可以買到食品和調料,百貨公司可以買衣服、文具和玩具,也能購買食物;超市能購買包裝好的食品和日用品;自由市場能買肉、魚、新鮮蔬菜和水果;醫院和藥房能買到藥品、膠布、創可貼等醫療用品;郵局可買郵票、信封和取外地寄來的包裹;到奶站可以取訂的牛奶;到收發室能取到訂閱的報刊;兒童及大人用的書要去書店購買。家中有富裕的錢可存入銀行,到要用時才支取。要到理發店理發,到車站乘火車,到機場乘飛機等。玩時父母可以拿實物,如換醬油醋、寄信、取報、取奶、買書等,讓寶寶說出該到哪兒去,然後讓寶寶實際去做一次。

意義:擴大寶寶的知識,讓他實際去辦點事,如取報、取奶、把信扔郵筒裏等,使寶寶獲得實際的辦事能力。

(4)自由市場遊戲

目的:模擬自由市場買賣,用硬幣做付錢遊戲。

玩法:和寶寶輪流做買方和賣方,從廚房取出蔬菜水果擺開做買賣。賣方要吆喝介紹自己的商品,買方可同賣方討價還價,成交時要用硬幣付錢,看看寶寶是否認得硬幣而且按數付錢或收錢。

意義:用硬幣做模擬的買賣能真正考驗寶寶是否學會認錢和湊錢。通過遊戲對認錢和湊錢的學習感興趣,易於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