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5~6歲:走進寶寶的世界,引領寶寶建立社會化心理(3)(1 / 3)

強強兩三個月的時候,除了一些手抓的輕便搖鈴外,還有一樣玩具就是書。他會抓它、咬它,甚至是想法設法地撕碎它。但是不管強強怎麼做,強強的爸爸媽媽都不會製止他,任其津津有味地玩著。當然,強強媽也會有意識地引導強強自己拿書、翻書,開始他不會,強強媽就努力幫助他。

在強強能夠翻到某一頁時,比如翻到橘子那頁,強強媽就會拿個橘子放在他眼前,反複地對他說:“這是橘子,橘子,黃黃的、圓圓的,是強強最喜歡吃的水果。”

強強媽和強強爸都喜歡讀書,所以家庭藏書也比較豐富,強強爸媽看書時,強強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有模有樣地捧本書認真地“讀”起來。

有一次,強強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啊!媽媽!快看!這不是我的小汽車嗎?”原來在書裏麵他發現了自己熟悉的物體,所以才讓強強很興奮。那時的強強剛滿2歲。

從此以後,強強媽每天都會抽時間拿著書認真地給強強讀一個故事。有時候,當強強問起媽媽為什麼月亮有時是圓的,有時又是彎的問題時,強強媽就會拿出《百科全書》或是《十萬個為什麼》,照著書給強強找答案,強強媽就會用自己的語言把答案生動、有趣地“讀”出來,直到強強子能夠理解為止。

這一微小舉動,培養了強強日後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主動向書本求救的習慣。

處在這個階段的寶寶熱愛讀書,很多父母是心生不解:寶寶不識字,怎能閱讀呢?現在閱讀是不是太早了呢?其實,對於寶寶來說,隻要是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稱之為閱讀。比如,用小手指一頁一頁地翻書;會看畫麵,並能從中發現事物的變化;能將畫麵串聯起來理解故事情節,讀懂圖書;會用口語講述畫麵內容,聽大人念圖書文字等。

所以,父母不但要鼓勵寶寶“讀書”,還要為寶寶選擇形象、直觀、故事性強的圖書,而且要保證圖書種類多樣、形式各異。另外,父母還要鼓勵寶寶自由閱讀、自由探索,即便他們在閱讀中遇到許多不能真正理解透徹的東西,也千萬不要代替寶寶去讀。除非寶寶主動來尋求幫助,父母才可以幫助寶寶解決疑惑,協助其解決進一步閱讀的障礙。

4.數學的敏感期:讓我玩玩數字的遊戲

數學能力是人類智能結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而人類認識自然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認識自然的各種數量關係和形狀、空間概念,並通過利用這些數量關係和形狀、空間概念改造自然。然而,優秀的數學能力並非天生,而需要後天適時的科學係統的訓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數學能力的發展關鍵期得到理想的訓練。

當寶寶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在對有形世界經過充分的接觸之後,會自然而然地在智力方麵上升一個層次,這時他們開始對抽象的符號發生興趣,開始接觸數學這一抽象內容,這意味著他們已經進入了數學的敏感期。幫助寶寶度過這一敏感期,會深深地影響寶寶的一生。

也許有的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寶寶很小就已經會數數、會寫數字,而且會識字了,我也沒有刻意強迫,是不是說我通過革期開發就可以讓這個敏感期提前呢?

不會!寶寶的敏感期如同任何一個自然發展一樣,其過程是不能逾越的,雖說寶寶之間存在個體差異,而且敏感期的出現也是在一個時間段之內,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通過人為的手段提前。寶寶之所以能提前學會數數和寫數字,是在大人不斷地強化中,暫時記住了這些抽象符號而已,事實上,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和吸收。通常寶寶在5歲前還不具備永久性記憶的能力,如果這種強化不再連續,他們很快便會忘記。

從另一方麵來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喜歡“學”的寶寶,他們之所以會有如此表現,是因為寶寶發現如果自己記住這些東西了,家人就會非常高興、非常疼愛他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出於生存的需要,在主觀意識的控製下,寶寶自然會做出這種有意討好看護者的事情。這麼來看,寶寶的這種喜歡“學”,而且能“學會”,完全是在壓抑自身需求,迎合大人期望的前提下做出的一種行為。

因此,麵對寶寶的這一成長規律——數學敏感期,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順其自然,懂得尊重寶寶的成長規律,懂得保護寶寶的數學興趣和探索欲求,同時,還需懂得在現實生活或是遊戲的真實情景中,逐步引導寶寶學會解決問題。毫無疑問,這對培養寶寶逐漸感知數學,進而形成數學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走好這一步,寶寶自然也就能順利度過數學敏感期了。

及時建立數字概念,發展寶寶數學能力

大量研究告訴我們,兒童在5歲前後會出現一個數學敏感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對數、數字、數量關係、排列順序、數的運算、形體特征等數字概念突然有了極大的興趣,對其中的種種變化有著強烈的求知欲,這意味著寶寶的數學敏感期來了。一旦錯過這一敏感期,有的人就會一提數學就頭疼,一生都會害怕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