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敏感期前後,父母一定要懂的兒童心理學(1)(2 / 3)

(3)鼓勵探究行為

學前兒童的認知動力強烈,好奇好問、樂於探究。在為他們創造安全的活動環境的基礎上,父母和教師還應允許和鼓勵他們對一定危險情境的探究行為,培養其冒險精神、增強其安全感。僅僅因為怕出危險而過多地限製兒童的探究行為,會壓抑兒童的探究傾向,導致其個性的不健全。

(4)實施心理輔導

學前兒童有不安全感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但如果不安全感太強,對不該怕的也怕,就有必要通過心理輔導來增強其安全感。此類兒童的父母或老師也應該積極向有關專家進行谘詢,幫助糾治孩子的不良心理傾向。

總之,安全感對於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至關重要。當兒童缺乏必需的安全感時,父母和幼兒園老師們要積極尋找原因,采取適當的措施,培養或增加其安全感,排除其不應有的不安全感,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

二、學齡前孩子性格轉型方法

為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以良好的個性融入到新的環境中,父母不妨利用暑假這段時間,對孩子進行學齡前的個性轉型教育,而對於不同性格類型的孩子,教育方法也不盡相同。

1.消極型孩子:肯定他的積極行為

個性描述:這類孩子平時表現沉默、孤僻、害怕生人。他們看上去很討人喜歡,一般不會纏著父母要這要那,更不會對某些新奇的事物提出問題。

平時個性比較消極的孩子,通常身體比較虛弱。這類孩子常會因小事而情緒緊張,在孩子每一次情緒緊張過後,父母要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放鬆心情。這種類型的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所以,即使是孩子犯了不可饒恕的過錯,父母也要謹慎行使懲罰手段。

轉型做法: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有積極主動的表現,父母都要用溫柔關切的語氣表揚他。做父母的還可以經常問孩子一些問題,譬如在孩子看書時,可以對他提出問題:“你喜歡看哪一本書?”看完後,可以問他:“喜歡書中哪一個人物?”這樣做可促使孩子做出思考和選擇。

2.好動型孩子:給予耐心的鼓勵

個性描述:好動型的孩子常常不願意獨自呆著,他們喜歡跑來跑去,連喊帶叫,直到自己精疲力盡。由於過高的反應性和興奮性,他們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不守紀律,很難適應受到約束的生活。

這類孩子通常坐不住,安靜地坐下來讀書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通常他們對某件事情的興趣在短時間裏就會消失。對這種類型的孩子,父母盡量不要埋怨他們,而是幫助孩子找出他喜歡做的事情。

轉型做法:如果孩子喜歡看動畫片,父母可以在孩子觀看前先提些問題,譬如“這部片子中的主人公是誰?”等,還可以建議孩子先看這部動畫片的配套書籍,這樣他會很有興趣地接受,同時還能激發他讀書的興趣。也可以多陪孩子進行棋類、拚圖遊戲或是手工勞動等,起初孩子堅持不了多久,父母應當耐心地鼓勵孩子,並且對孩子在遊戲中的成績給予熱烈地回應。

此外,在孩子做遊戲前,父母可以替孩子製定任務,在孩子完成任務後,父母在檢驗成績時可適當的吹毛求疵,以此逐漸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3.張揚型孩子:偶爾進行冷處理

個性描述:這類孩子特別喜歡提問題,並且愛刨根問底,喜歡在別人麵前表現自己,貶低別人。

專家認為,這類孩子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發展下去很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成為獨享主義者。

如果父母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一時難以回答,那就等找到準確答案後再回答。不要介意說“我不知道”,記住,永遠不要欺騙孩子。在生活中,要特別注意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教育。

轉型做法:父母偶爾的冷淡態度,對於個性張揚的孩子來說沒有壞處,但是做父母的永遠不要對孩子說:“離我遠點,我不喜歡你。”父母可以在孩子犯了錯誤後對他說“你今天讓我很傷心”等的話,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行為惹父母生氣了。當然,父母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兌現,切不可食言。

4.虛偽型孩子:建議和表揚相結合

個性描述:這類孩子雖然也喜歡問為什麼,但他們的內心更看重父母對他們作出的肯定評價,所以,他們對問題的結果往往並不看重。如果父母問他們:“你最喜歡的是蘋果還是梨?”這類孩子通常會反問:“你喜歡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