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敏感期前後,父母一定要懂的兒童心理學(1)(3 / 3)

這種類型的孩子往往很聽話,他總想討好父母,讓父母高興。對於這樣的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將建議和表揚相結合。生活中多訓練他做獨立的選擇,提醒孩子選擇時不要受到旁人意見的幹擾,倡導孩子的主動性。

轉型做法:在個性培養方麵,父母要鼓勵孩子對某一件事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不要過多顧慮父母、乃至旁人的意見。提醒孩子不要總是注意周圍人的對自己的印象和評價,要走自己的路。

此外,做父母的要經常真心誠意地表揚孩子的優點,在給孩子布置任務時,父母可以采取直截了當的方式。

三、培養兒童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自信心是兒童健康成長的翅膀,是積累社會閱曆與經驗的通行證,也是走向成功的金鑰匙。擁有自信的兒童,能夠客觀地認識自身的優點與缺陷,並為自己的優點而自豪,為糾正缺陷而努力。父母作為孩子最忠實的嗬護者,一定要引導孩子多接觸積極的東西,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消除自卑感。

1.父母要提升自身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來自於後天的熏陶與培養。如果父母都自信心不足,如何熏陶和培養孩子呢?因此,父母要積極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假如你是一位自信心不足的父親或母親,應該如何做呢?

(1)總結出你的父母曾經做過的幫助你樹立自信心或削弱自信心的事,繼承你父母好的做法,摒棄壞的做法。

(2)尋求專家的幫助。

2.積極回應孩子的暗示或要求

如果孩子給出一個暗示或提出一個要求,比如要吃東西或不舒服而哭泣時,父母都能迅速地做出回應,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有人會聽我的,會照顧我,我是有價值的。”在濃鬱的愛中,孩子的自信心就會無形地樹立起來。因此,父母應該積極主動地回應孩子的暗示或要求。這是樹立孩子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的關鍵。

但讓孩子學習如何麵對挫折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將積極回應當成一味地姑息縱容,那樣培養的不是孩子的自信心,而是自我中心意識。

3.經常積極的評價孩子

給予孩子積極的評價,對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十分有意義的。積極向上地評價孩子,他就會積極向上地看待自己和對待別人。

當孩子偶爾犯錯的時候,父母不能隻是責罵,還應該堅定而嚴肅地告訴孩子錯在哪裏、不犯這種錯誤的好處在哪裏。這種積極的教育態度和方式會觸發孩子的自我意識,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

4.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擁有責任感是對自己價值的認識與肯定,是自信的表現。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是樹立其自信心的重要途徑。

平時父母應該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感到自身價值的存在。比如,可以將就餐前整理餐桌的任務交給自己三四歲的孩子。當看著每個人麵前整齊的碗筷和大家的笑臉的時候,孩子就特別滿足,特別自信。

5.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情感

鼓勵孩子勇敢表達情感,並不是縱容孩子隨心所欲地發泄情緒,而是要鼓勵和引導其在表達情感和控製情緒之間尋求平衡。

當孩子想要表達情感的時候,父母應高興地給予孩子機會,接受他的情感,並和他積極交流。比如,孩子抱著已經破損的玩具娃娃走到你麵前,拽著你的衣角說:“爸爸,你看看我的寶寶生病了。”此時,即使你再忙碌也不能不理孩子,要馬上停止工作,輕擁著孩子說:“是啊,真替你難過,你的寶寶真的生病了。爸爸一定給你治好它。”如此真誠對待孩子的情感,他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識就會提升。

6.激發孩子的天賦

孩子如果擁有某種天賦或一項特長,他的自信心就比較足,而這種自信的力量也可轉移到其他的工作、學習與遊戲中。作為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與特長,並幫助他不斷地鞏固與提高,樹立他的自信心。

7.和孩子一起遊戲

父母要常和孩子一起遊戲,並且要注意讓孩子盡情發揮他的創造性。因為孩子在自發創造中遊戲會比在大人引導下遊戲更加集中精力,更能增進其自信心。在遊戲的過程中,父母要把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讓他感到快樂,否則孩子會很失望,覺得自己對你並不重要。可以說,陪孩子遊戲是一種神聖的職責,因為你正在培養一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