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人並不是真正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但竟然在自己不大理想的領域裏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業績,這太讓人不可思議了。除了勤奮之外,他們是不是還有什麼秘訣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的金領麗人蘇珊極具代表性的經曆,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蘇珊是美國證券業界的風雲人物,出身於中國台北的一個音樂世家。
因為家庭環境的因素,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非常喜歡音樂,夢想是一生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中,但卻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係。
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一向認真的她仍然踏實地學習,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她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後來由於成績突出,又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雖然經過多年奮鬥,蘇珊已經取得了各項榮譽,可她卻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說不上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現在我隻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帶著濃重的好奇心問她:“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還學得那麼棒?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這麼優秀?”蘇珊堅定地回答:
“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裏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自己必須麵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必須盡心盡力,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蘇珊的回答很耐人尋味,凝聚了她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敬重,凝聚了她不甘平庸的理念。正是她的這種“在其位,謀其政,成其事”的敬業精神,讓她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隨後,艾爾森又走訪更多的成功人士,訪談的結果與蘇珊的思考大致相同。
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一份自己在內心裏並不十分喜歡的工作。因為你沒有辦法改變,所以一切抱怨、消極、懈怠,都是徒勞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貢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從中發現勞動的意義,找到創造的價值所在。
很多人常常無法改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改變自己對所處位置的態度。那些成功,就是從對當下那份職業的忠實與認真中一點一點地演繹出來的。而後你會發現,嚐試著把握好當下會發現許多意外的樂趣,從而告別空度時光,擁有一份驕傲的人生。
年華似水,人生從來都是現場直播,沒有彩排。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隻要努力過就好,不要太在意過去,也不糾結於當下,那就是無憾的人生。
把怨恨留在身後
怨恨,是對現實和他人的抱怨:抱怨生活的艱難,抱怨工作的不順,抱怨環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自私。怨恨別人,既得不到好處,同時也讓自己充滿了痛楚,對自己的心靈造成傷害。帶著這種情緒上路,怎能活得輕鬆自如?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當時,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統治者依然對他進行殘酷的虐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上,囚禁了27年。
在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岩石遍地,隨時都會有海豹、蛇等動物的出沒。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的一個“鋅皮房”,他的“工作”是每天早晨排隊到采石場,被解開腳鐐後,在一個很大的石灰石場裏用尖鎬和鐵鍬挖石灰石,然後將大石塊碎成石料。因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人就有3個。而且,這些看守人員對曼德拉並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折磨他。
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1991年,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在就職典禮上,這位新任總統做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舉動。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後,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來賓。他依次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說,很高興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
最後,他特別提到有3個人的到來讓他非常榮幸。隨即,曼德拉邀請3個人起身,並把他們介紹給大家:他們就是當初在羅本島監獄看守他的3名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