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想得開是天堂,想不開是地獄(1)(3 / 3)

人生是一場修行,不糾結過去,不擔憂未來,活在當下,順其自然才是生活的智慧。

對於未來發生的事,我們無能為力。杞人憂天,對於事情毫無幫助。

記住,你現在就生活在此處此地,而不是遙遠的其他地方。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幹什麼上。

停止無止境的猜想,看看眼前發生的事。很多人會無端放大一些小事,比如當遇到領導或同事的時候,你向他們打招呼,可他們沒反應,連笑一笑都沒有。很多人就開始了豐富的聯想: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這個人是不是對我有意見?是輕視自己嗎?其實,他們隻是沒有留意你向他們打招呼罷了。很多不快往往是沒有實際根據的“想當然”造成的。

人們在擔憂未來的時候往往會逃避責任。比如如果明天考試成績不好,會把失敗原因歸罪為自己的家庭環境不好,學校不好;工作不好,會推諉說領導不力,條件太差等。把自己的過錯、失敗都推到客觀原因上。在事情還沒發生的時候就給自己找到了退路又怎麼能做到全力以赴呢?

要接受不愉快的情緒。每個人都希望有愉快的情感,而不願意接受憂鬱的、悲哀的情感。因此人們害怕麵對未來的困難。其實,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對而言,同時也是相互存在和相互轉化的。因此要有接受愉快情緒、也要接受不愉快情緒的思想準備。這樣對未來就會減少一份恐懼。

要多感受周圍的人和事。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像是一部上好發條的機器,人們整天所想的,就是怎樣做好工作,怎樣考出好成績,怎樣搞好和領導與同事的關係等。所以沒有時間和心思去注意身邊的一切,其實多感受生活的美好,就會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要正確地估量自己。社會中,每個人都占據著一個特定的位置,應該按照這個特定位置的要求,來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這樣一來,就能規劃未來,而不是對未來毫無頭緒,充滿恐懼。

讓我們用一顆平和的心,擁抱未來,迎接明天的太陽!

與其憤怒,不如自嘲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嘲諷和尷尬。愚笨的人用憤怒來應對尷尬,這樣隻會讓人們感到恐懼從而疏離你。明智的人用自嘲來應對嘲諷,這樣能讓人體會到幽默的趣味,從而結交到更多的朋友。

美國總統福特上大學的時候是一名橄欖球運動員。62歲那年,他入主白宮,身體依然健壯結實。成為總統之後,羅斯福依然保持運動,一有時間便去滑雪、打高爾夫球和網球。

1975年5月,福特訪問奧地利。飛機抵達薩爾茨堡,當福特走下弦梯時,皮鞋碰到一個隆起的地方,腳一滑就跌倒在跑道上。幸運的是福特並沒有受傷,自己站了起來。不過記者並沒有放過他,他們把福特跌跤當成了一個大新聞,紛紛大肆報道。

更糟糕的是,在同一天裏,他在麗希丹宮被雨淋滑了的長梯上滑倒了兩次。這當然也沒能逃過記者的眼睛。因此,一個這樣的傳說就散播了出去:福特總統笨手笨腳,行動不靈敏。

更有甚者,當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發出了這樣的報道:“我一直在等待著總統撞傷頭部,或者扭傷脛骨,或者受點輕傷之類的來吸引讀者。”

不僅如此,電視節目主持人也開這位總統的玩笑。喜劇演員切維·蔡斯甚至在“星期六現場直播”節目裏模仿總統滑倒和跌跤的動作。

麵對這樣尷尬的情況如果換做其他人可能早就暴跳如雷了,但是福特總是一笑了之。1976年3月,他還在華盛頓廣播電視記者協會年會上和切維·蔡斯同台表演。當時蔡斯表演的節目就是模仿福特摔倒的動作。當樂隊奏起“向總統致敬”的樂曲時,蔡斯跌倒在歌舞廳的地板上,從一端滑到另一端,頭部撞到講台上。

這個滑稽的表演讓每個人都捧腹大笑,福特也不例外,他還說:“我被你們的熱情‘傾倒’了。”結果又是哄堂大笑。福特的自嘲讓人們忘了嘲笑這位總統,反而感受到了他親民的作風。

其實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自嘲都能讓人倍受歡迎。大人物因自嘲可減輕妒意獲得好名聲,小人物可以苦中作樂。

在社交中,當陷入尷尬的境地時,借助自嘲往往能使人從中體麵地脫身。適時適度地自嘲,不失為一種良好修養,一種充滿親和力的交際技巧。自嘲,能製造寬鬆和諧的交談氣氛,能使自己活得輕鬆灑脫,使人感到你的可愛和人情味,有時還能更有效地維護麵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