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注釋】
衝:通“盅”(chōng),器物虛空。
湛(zhàn):沉沒,引申為隱約的意思。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書中“浮沉”的“沉”多寫作“湛”。“湛”、“沉”古代讀音相同。這裏用來形容“道”隱沒於萬物之中,不見形跡。
象帝:天帝。
【譯文】
道雖然空無所有,卻怎麼用也用不完。深遠,如同是萬物的本源。
道的鋒芒被消磨,繁雜被消解,調和於光芒,混同於塵土。深沉地隱含於萬物之中,似有似無——無所不在又難以察覺。
我不知道它是誰的後代,可大概是天帝的先輩。
王弼《道德經注》
夫執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執一國之量者,不能成國;窮力舉重,不能為用。故人雖知萬物治也,治而不以二儀之道,則不能贍也。地雖形魄,不法於天則不能全其寧;天雖精象,不法於道則不能保其精。衝而用之,用乃不能窮。滿以造實,實來則溢。故衝而用之又複不盈,其為無窮亦已極矣。形雖大,不能累其體;事雖殷,不能充其量。萬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淵兮似萬物之宗乎?
以一個家庭的角度、尺度來看問題,不能保全一家;以一個國家的角度、尺度來看問題,不能保存一國;竭盡人自身的全部體力,也還是不夠自己使用。人雖然知曉萬物,治理卻不依靠天地之道,所以不能周全。地雖然是由魂魄構成形態的,不遵從天的法則則不能使魂魄完全安寧;天雖然是由精微物質構成的,不遵從道的法則則不能保全它的精微。虛空之物發揮作用是沒有窮盡的。滿達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充實,充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外溢。所以空虛而發揮作用還能一直保持空虛、不滿的狀態,它所能發揮作用的時間也達到無窮的極致了。形體再大,也不能牽累、束縛本體;事物再怎麼紛繁複雜,也不能不留回旋餘地和機動時間。萬物舍棄它們的不被束縛、不充實的狀態,而追求一種實實在在的依賴、滿足和寄托,真的有這樣的一個東西存在嗎?萬物的本始不是像深淵一樣深不可測嗎?
銳挫而無損,紛解而不勞,和光而不汙其體,同塵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過其載;天慊其象,德不能過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