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理醫生,其價值就在於會和你建立一個好的關係,然後把你輕鬆地帶到這種狀態。不過,我們生活中還有太多的關係,可以把你帶進這種狀態。
在關係的鏡子前審視自己,理解自己
或許,你已聽說,好的心理醫生宛如一麵平滑的鏡子,可以幫你清晰地看到自己。
不過,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好的心理醫生與來訪者的關係是一麵平滑的鏡子,可以讓來訪者淋漓盡致地將他內心的關係——也即“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係投射到這個外在的關係上,也由此得以理解自己。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理解自己是最難的一件事,若你真正理解了自己,那麼好的改變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可能,你反對這種說法,因為,你自認為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兒,但改變就是無法發生,無論怎麼努力,自己永遠是在原地踏步走。
這隻是因為,理性的知道不是理解。真正的理解,必然是感性的理解、情感的理解、肉體的理解,即在理解的那一刻,你的大腦、神經、軀體乃至內髒都在顫動,仿佛你的全部身心都回到了問題產生的那一時刻,你重新體驗到,自己的問題是怎樣發生的。但同時,你也徹底明白,你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小孩,你已是一個強有力的成人,你沒必要再像過去那樣,用一些自我欺騙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了。於是,好的改變自然發生了。
好的心理醫生,其價值就在於會和你建立一個好的關係,然後把你輕鬆地帶到這種狀態。不過,我們生活中還有太多的關係,可以把你帶進這種狀態。
實際上,隻要你在乎一個關係,那麼你一定會把你的內在的關係投射到這個外部關係上。並且,你越在乎一個關係,這種投射就越強烈。
由此,任何一個你在乎的關係,其實都是一麵心靈的鏡子,可以照出你內心的秘密來。
這時,你要做的就是抓住機會,在關係的鏡子前審視自己,理解自己,並引導自己走向好的轉變。
┣ 他養了一條又髒又醜的狗
50多歲的劉濤(化名)是一名私企老板,在廣州和香港都有產業,兩個兒子都在國外留學,表麵上看,堪稱事業家庭雙豐收。但他最近卻與第二任太太不斷發生衝突。
衝突起因令人啼笑皆非。原來,劉濤特別愛養狗,家裏有四五隻體型各異的寵物狗,從體型很大而又很溫順的牧羊犬,到最小型的吉娃娃狗,劉濤都有收養。不過,比較特殊的是,盡管很愛養狗,但劉濤家的所有狗都不是買來的,而都是別人不要的狗。要麼是朋友家的狗生了狗仔送他,要麼是撿來的流浪狗。但劉濤對它們都是寵愛有加,把它們看成家人一樣對待。
最受劉濤和太太寵愛的是一隻雌性的小狐狸犬“妙妙”,它是劉濤在去廣西遊玩時在一個山村發現的。當時養妙妙的是一個山村的孩子,據說是城裏的一個女白領不耐煩養狗了送給他的。但妙妙太驕氣了,那個孩子的家人覺得自己養不來,於是賣給了劉濤。
妙妙很漂亮,而且特別聰明,有時還會像小女孩一樣耍點小脾氣,特別招主人的喜愛。
然而,很快妙妙有了爭寵的對象。一次,劉濤在廣州附近一個農村又撿了一條幾個月大的小公狗,它當時很髒很難看,村裏的一些男孩子正在折磨它。劉濤看到後,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心疼它,於是把它撿回了家,並起名“虎子”。
把虎子帶回家後,劉太就很不喜歡它,並質問丈夫說:“幹嗎弄這麼一條難看的狗回家?”
太太的這句話令劉濤莫名地反感,他一下子發起了脾氣,對太太吼道:“怎麼了?長得難看就沒人要嗎?我就要好好養它!”
很多父母,特別急著去塑造、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不惜為此折磨、虐待孩子。
這樣做的時候,他們忽視了另一點: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最終會在孩子6歲前被內化為一個“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係模式。
很多人在與同事、朋友、鄰居等一般的關係上很友好,但卻是配偶和孩子的噩夢。那並不是因為他不在乎配偶和孩子,而隻是因為他內在的關係模式太糟了,他越在乎配偶和孩子,就越無法控製自己,越容易將內在的關係模式展現在自己最親的親人身上。
假若我們渴望變成一個健康、和諧的人,那麼,我們就要好好地觀察自己在重要關係上的表現。
┣ 醜狗受到了他的特殊寵愛
從此以後,劉濤的注意力從妙妙身上轉移到了虎子身上,他給它好好洗了個澡,發現它果真是非常難看。更要命的是,虎子原來的主人顯然也很忽視它,沒有訓練過它,結果虎子常在劉濤的豪宅裏隨地大小便。相比之下,妙妙就非常訓練有素了,從不會給主人帶來這方麵的麻煩。
隨地大小便的虎子令劉太特別惱火,她因此數次和丈夫吵架,要丈夫把它丟掉。劉濤堅決反對,並求太太說,請給他3個月時間,他會把虎子訓練好。
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裏,劉濤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虎子身上,而妙妙則被他徹底冷落在一邊。虎子的狀況也逐漸有了改善,但仍時不時會隨地大小便。有一天,劉太剛把家裏打掃幹淨,虎子就在地板上拉了一攤屎,劉太多日積攢的不滿一下子到達頂點,她憤怒地大聲嗬斥虎子,虎子則嚇得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