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說出“我接受”,讓心靈回歸自由(4)(1 / 3)

武誌紅:這是我上一期“健康·心理”的文章,裏麵有一個例子,一個朋友工作不順的時候,會想到理想,覺得自己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因為她真正想做的是另外一件事。等她真想去追求理想了,又覺得工作很實惠,收入不錯,又不想舍棄。其實,她的理想是逃避工作不順利的替罪羊,工作又是不敢追求理想並承擔責任的替罪羊。我把這個謎局給她拆穿後,她立即就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然後就知道該怎麼辦了。其實很簡單,就是不再逃避,承擔責任。

這篇文章發表後,有不少讀者都問過我這個問題,為什麼不給一些改變的辦法,我說辦法已經給了,就是承擔責任。

這時,如果還有人問我,到底該怎麼承擔責任,那我就會想,他們其實把我當成逃避問題的替罪羊了,他們不想為自己的生活作選擇,而希望我替他們作選擇,也替他們負責。

┣ 和朋友無話不說,和戀人沒話說

網友:我和我男朋友都是交際不錯的人!我們都很愛對方,但是兩人在一起會變得無話可說。我們都很愛對方,但我們的溝通基本都會通過朋友傳達,怎樣解決好啊?我們曾一起努力但不行,這樣一起很辛苦,但分開更痛苦。

武誌紅:我聽說過這種事情,這並不是一個特例。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的問題是獨一無二的,但實際上任何一個問題都是成千上萬的。當然,相對而言,他們的問題也有特殊性,就是關係疏遠溝通容易,關係親密反而無法溝通。

對於這個問題,他們可能很著急,想立即改變,我想他們可以把急於改變的心情放下一點兒。不要急著改變,否則“我”會很容易盯著“你”,為什麼“你”不和“我”說“你”的內心和隱私,同樣“你”也會指責“我”。這時,關係很容易會變得越來越糟。我們要明白,所謂急著改變其實常常是我急著改變你。一定要明白這一點,所以要把過程放慢一點兒,期望放低一點兒,暫時還是老樣子,沒有關係。這就是寬容,對我寬容,對你也寬容。

接下來就要思考一下,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在外麵無話不說,反而回到家裏就不可以了。很有可能的情形是,關係越疏遠,越不需要交流內心的隱私。這時我們談的多是什麼吃喝玩樂,這個明星怎麼樣,那本書多麼好,我買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等,都是比較表麵的交流,不需要內心的交流。然而,在親密關係中,這些表麵性的交流失去了意義,必須交流自己的內心世界了,這時他們的關係停滯不前了。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懼怕暴露內心,他們的外向可能是假的膚淺的,一旦麵對深層的問題,他們就變得極其內向了。

主持人:害怕暴露自己的內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武誌紅:很可能,他們的人生經驗告訴他們,暴露內心帶來的是傷害。譬如我對你說,我遇到了什麼事,很難過。這時你反而指責我說,你條件這麼好還不知足?這時我會覺得,我暴露內心受到了傷害,於是下次不告訴你了。

並且,這種經驗應該首先發生在家裏,即他們的家庭不會交流內心,不會給予對方理解,相反很喜歡彼此指責。那麼,他們的童年經驗告訴他們,麵對親人展示內心的柔軟是會受傷的,於是他們現在對戀人也充滿了提防,不敢暴露自己的內心了。

┣ 好的心理醫生會幫你擁抱真相

網友:想問一下武老師,你常說,要擁抱自己的人生真相,但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武誌紅: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認識真相不難,每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知道自己遭遇了什麼,但是不願意承認,這時有一個最簡單的好辦法,就是找一個好的心理醫生。

好的心理醫生的價值在於提供一個安全的關係,在這個關係裏,不管你怎麼想怎麼說都可以,心理醫生不會指責你,說你不該有一些想法或感受。

平時,我們會說,陽光燦爛是好的,不開心、仇恨、憤怒是不好的。於是我們會壓抑自己這些負麵的東西,這樣就遠離了人生真相。但好的心理醫生會讓你相信,你所有的感受都是合理的,你的憤怒、嫉妒、仇恨還有悲傷等等,都可以在他麵前展示出來。一旦你壓抑已久的這些感受在這個關係中展示出來,你就擁抱了你的人生真相。

有很多人有這樣的心理。譬如,你小時候老被父母打,打得死去活來,你充滿仇恨,但是你不敢對別人講,也不敢自己麵對。因為大家都說,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父母打你是為了你好。然而,你的感覺不一樣,你感覺很痛苦,有時恨不得把父母殺掉,但這是不允許的,大家都對你說你不該這樣想,因此你會把這些負麵情緒壓抑到潛意識裏麵。

然而,在一個心理醫生麵前,你感覺你談什麼都可以,於是你的真實感受慢慢在心理醫生麵前宣泄了出來,告訴他,你當時被打的時候是多麼痛苦,多麼討厭甚至仇恨父母……這些真實感受一講出來,就是對人生真相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