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忙中不鬆懈——培養愛學習的習慣(2)(3 / 3)

雅莉是個剛滿十歲的小女孩,父母親都在南方某大城市打工,為了打拚掙錢,也為了讓孩子學習、生活得更好,他們經常是早出晚歸,而每逢雙休日,加班、應酬更如家常便飯一樣。從小到大,雅莉基本上全靠爺爺、奶奶照顧。

因為父母總是忙著各自的工作,而爺爺、奶奶也漸漸上了年紀,沒有精力操心學校的事,所以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就是雅莉最傷心的時候。

看著別的同學的家長都能來學校參加家長會,自己的位子卻總是空空的,雅莉總是忍不住想掉眼淚,每每這個時候,她是多麼希望自己的父母也能來參加啊。

不得不說,這是一對忽略了孩子情感需求的家長,這種顧此失彼、隻管掙錢不管孩子的做法,隻能是得不償失。

那麼,為什麼家長會上總會有空位呢?也許,家長們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過,因為“忙”而沒時間參加家長會,可能是多數家長的共同理由。

什麼叫有時間,什麼叫沒時間?如果家長認為賺錢重要、工作重要,那自然就沒有時間參加家長會。但是,如果家長認為孩子的事才是最重要的,那你自然就有時間參加家長會了。

事實上,很多家長對此問題往往是不痛不癢的,是因為他們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參加家長會也是表達自己對孩子關愛的方式,同時也是對孩子的一種精神慰藉。反之,如果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參加孩子的家長會,隻會給孩子帶來負麵的影響。這樣極易使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關懷,時間久了,就會因情感缺失而形成自卑心理。而這種情感的缺失還會扭曲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出現心理問題,像內心壓力大、害怕被別人欺負、人際交往能力差、尋求保護或自我保護的意識特別強等都是這方麵的體現。不僅如此,那些情感缺失的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產生一種怨恨情緒,在他們成年後,更有可能會滋生怨恨社會,甚至是報複社會的不良心態。

所以說,作為家長,無論多麼忙,都要爭取參加孩子的家長會,這既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要知道,為人父母不僅要從生活上關心孩子,還要經常和孩子溝通感情,學會了解孩子。而保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步進行,經常與孩子的老師取得聯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與學習狀況,才能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更有效地與孩子溝通,進而更有的放矢地開展家庭教育工作。事實上,這樣的教育才盡到了家長對孩子的責任。看過下麵這位家長的做法,或許您會有所感悟。

和大多數家長一樣,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家教作家東子其實也很忙。每天他的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除了撰寫文稿,接聽心理谘詢熱線,還要到學校、企事業單位采訪別人,當然,也會接受他人的采訪。此外,東子還要經常到電台、電視台主持節目,到部隊作報告或演講,而且每隔幾個月,他還要到外地講學、作報告、參加會議……即便如此,一天忙下來,回到家他還要看看書、上上網等。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超級忙爸,還是會經常參加女兒學校召開的家長會。每次女兒放學回來說要開家長會,他和妻子再忙都要想方設法去一個人參加,至今他已記不清參加了多少次家長會。

當別人問起東子,你那麼忙哪裏有時間參加家長會的時候,他總是這麼說:“孩子在家裏的情況和表現,家長是最清楚的。但是,孩子在學校、在課堂上的情況和表現,學校和老師則是最有發言權的。家長會就是個讓家長和學校、教師相互聯係、交流、溝通的橋梁和紐帶,這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沒有理由拒絕參加。”

毫無疑問,這是一名負責任的家長。在他看來,無論自己再忙再累,參加孩子的家長會始終是為父為母的職責。其實,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長對孩子的責任就已經形成了。

然而,如何成功養育兒女則是為人父母者都應當慎思的一個問題。殊不知,養育兒女就如同培育一株幼苗,並不是施了肥、澆了水就可以任其生長,作為父母的我們還要隨時觀察它的生長情況,該修剪時就修剪,該打藥時就打藥,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園丁”,這樣您的打拚才會更有意義。

為“忙爸忙媽”支招

從家長會上得來的信息能夠幫助家長進一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從而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