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忙中不大意——細心的父母勝過高明的醫生(3)(1 / 3)

所以,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要小看睡眠,不要占用孩子的睡眠時間去學習那些將來並不一定會用得上的知識。看看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吧,那些對於別的孩子來說,隻需半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們卻往往要花上一個多小時,有時甚至是更長時間。除了時間上的拖延,這些孩子還需在家長的不斷督促,甚至是訓斥與指責下,才能勉強完成作業,然後再匆匆上床睡覺。家長可曾想過,此時此刻孩子的內心是怎麼想的?事實上,他們無一例外不是帶著惶恐不安的心情進入睡眠的,這樣的睡覺狀態又怎麼會睡得踏實、睡得放鬆呢?更令人擔憂的是,第二天醒來,孩子往往也會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學校,上課時表現得恍恍惚惚,聽不進老師所說的話。如此這樣,家長和孩子隻會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令彼此疲憊不堪。

所以說,每位家長都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一般來說,學齡前兒童要保證每天十二小時的睡眠,小學生要保證每天十個小時的睡眠,中學生要保證每天九小時的睡眠,這樣做了,才能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才能保證孩子的智力發展不受損傷。

為“忙爸忙媽”支招

家長掌握一些食療及保健按摩的方法,也能輕鬆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而且這對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很有益的。

孩子出現睡眠不佳,父母應具體分析其飲食、作息、情緒等各方麵的變化,找到原因,才能給予相應的調理對策。

讓鍛煉為孩子的健康加分

選一所好學校、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組建一個美好的家庭……為了實現這些夢想,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吧,終日要埋頭於功課,卻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這件事就是“堅持每天鍛煉身體”。事實上,堅持每天鍛煉身體不僅可以培養一個人的良好習慣,也會在無形中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麼,對於孩子而言,堅持鍛煉身體會帶來哪些獲益匪淺的影響呢?

1.增強體質,強健體魄

堅持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保障骨骼、腦細胞獲取到充分的營養,尤其是對於生長發育的孩子,合理的體育鍛煉更有助於促進長高激素分泌及肌肉、韌帶和軟骨的生長。即便一個身體孱弱的人,如果鍛煉方法得當,又能堅持不懈,健康也會相伴左右。

著名的武術大師吳圖南幼時體弱多病,患過肺結核、黃疸肝炎,還因癲癇抽風導致右腿比左腿短約兩公分,很多人都以為他活不成了。然而,在他九歲時,幸遇清朝太醫李學裕,李太醫說:“這病光吃藥不容易好,最好配合習武練功。”

從此之後,吳圖南就拜名家為師,學習武藝。一年後,他的臉色漸漸紅潤起來。後來,經過十多年的磨煉,吳圖南學會了太極拳、刀、槍、劍、棍等各種技藝,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而且還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當時的京師大學堂。

到了晚年,吳圖南仍然堅持每天早晚練習太極拳,而且還堅持從事武術史和太極拳的研究,出版多部著作,榮獲了不少金光閃閃的獎牌。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堅持體育鍛煉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帶來全方位的好處,而且這種好處將陪伴一個人終生,並能為其中老年的健康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

2.激活思維,促進智力發育

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堅持鍛煉身體隻是強健體魄、靈活肢體,跟智力水平的發展沒什麼關係。但是,無數現實案例卻告訴我們:一個行為遲鈍的人往往很難學習超群,這是因為肢體的靈活性與大腦思維的靈活性是相聯係的。一方麵,經常堅持體育鍛煉能提高呼吸係統和心血管係統的功能,從而為大腦發育提供必要的能量;另一方麵,經常堅持體育鍛煉能使視聽等感覺器官變敏銳,加快神經係統的傳遞速度,從而有助於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及其靈活性,與此同時,人體大腦的記憶儲備信息也會隨之得到增加。所以說,運動是促進智力水平發展的一個有效方法。

現實生活中不乏鍛煉身體對智力水平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的例證,下麵這個故事就是最好的說明。

文文出生時剛滿五斤,這讓身為體育老師的文文爸爸很是失望。於是,他決定對文文實施獨特的健康第一、體育為主的家教策略。

從文文會走路那時起,文文爸爸每天都要帶孩子進行至少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直至他初中畢業從未間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