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後記(1 / 2)

故事結束了,曆史卻剛剛開始。

講講書中一些人物和物品在故事結束後的命運吧。

毓彭因東陵盜掘案發,被溥儀罷黜出宗室,名字也從愛新覺羅宗譜中刪除。甚至在偽滿洲國時期,他都被排斥在外。他一直靠變賣祖產生活,靠子侄輩接濟度日。解放後不久,病逝於京郊鐵家墳。

吳鬱文順利從京師警察廳調走,充任中央憲兵教導總隊上校總隊副。抗戰開始以後,他叛變投敵,擔任北京特別市公署警察局偵緝總隊副、天津警察局特高科長等職務,為漢奸偽政權效命。解放後,吳鬱文知道自己殺害李大釗,必為政府不容,改名吳博齋,但最終仍被緝拿歸案。但此時他已身患重病,因此被判決死刑但不執行,很快病死獄中。

王紹義盜掘東陵未果,反被孫殿英伏擊,帶領殘兵流竄於遵化附近的山林之中。抗戰即將結束時,東陵再度無人管理,王紹義貪心又起,糾集了一批匪徒,再赴東陵。這次無人阻撓,他先盜定陵、又盜慈安定東陵,用盜出來的財寶賄賂當地政要,動員了數百人繼續盜陵,宣稱這是一場革命行動,連續又盜了康熙景陵,景陵妃園、裕陵妃園、惠陵等,東陵為之一空。

此事被在北平的軍統負責人馬漢三偵知,立刻彙報給戴笠。戴笠立刻做出指示,展開宣傳攻勢,造謠說中共指使盜陵雲雲,輿論嘩然。中共立刻成立專案組,將參與者全部抓捕,隻有張盡忠、王紹義僥幸逃脫。張盡忠在唐山很快被軍統抓獲,王紹義卻逃入深山,憑著惡諸葛的狡黠一直逍遙法外。一直到五年之後,中共專案組才在遵化附近他情婦家裏抓到王紹義。1951年3月21日,在東陵馬蘭峪舉辦公審大會,王紹義被槍決,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在此期間,東陵又遭到了數次盜墓,均是王紹義曾經的部下和同夥想去撿漏。

截止到1949年,東陵除順治孝陵之外,全部被盜,無一幸免。

孫殿英因盜掘東陵而被調查,走投無路,向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求救,徐源泉教了他一個花錢消災之計。孫殿英便用盜陵所得財寶賄賂政府要員,上下疏通,比如何應欽、宋美齡、孔祥熙、宋靄齡等人,均收到賄賂。很快,北平軍事法庭東陵案正式開庭,譚溫江拒不承認盜掘一事,宣稱那些財寶係剿滅馬福田、王紹義匪幫所得。國民黨高層態度曖昧,此案一審數月不決。很快中原大戰一起,孫殿英率軍奔赴戰場,成為諸方拉攏的籌碼之一。東陵盜案不了了之。

但此案影響太大,有識之士痛感盜墓風行,尤其國外打著考古旗號盜掘現象極為嚴重,呼籲立法禁止,促成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主持製定了一係列文物保護法令,如《古物保存法》(1930)、《古物保存法實施細則》(1931)、《暫定古物之範圍及種類大綱》(1935)、《采掘古物規則》、《外國學術團體或私人參加采掘古物規則》(1935年)、《古物出國護照規則》(1935年)等,對於防止中國文物外流起到了一定作用。

孫殿英此後逍遙法外,在各大軍閥之間繼續輾轉。抗戰爆發後,他擔任察冀遊擊總司令,對日作戰。1943年於河南被日軍俘虜,遂投靠汪精衛,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抗戰勝利後,孫殿英又投靠蔣介石,積極反共。1947年解放軍於湯陰戰役中將其俘虜,關入改造營,同年因多年吸食鴉片罹患煙後痢,很快病死。

孫殿英自產的鷹牌煙土,對中國煙土影響頗大。一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南亞金三角出產的毒品,包裝上都有煙標“飛鷹抓地球”,此即鷹牌之餘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