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9日,康佳、TCL、創維、樂華、海信、熊貓、廈華、西湖、金星等9家彩電企業在深圳舉行了“中國彩電企業峰會”。會議達成加強行業自律,製定一個時期內各類彩電產品最低限價、共同遵守、相互監督的合作意向,還確立了當年六、七月份最低零售價。
麵對彩電價格峰會的限價作法,國美認為國內彩電年產量4000萬台,而全國需求量2000萬台,這個缺口就在廠家庫存裏,廠家為了緩解庫存壓力,急需貨幣回籠。從市場環境看,降價是必然的。於是,國美順應了這種市場潮流,不漲反跌,打響了低價銷售的第一槍。國美分析,彩電技術已經從模擬到數字,彩電品種更新換代,已經從普通平麵到線平直至超平,而降價以29寸超平為主,主要是解決庫存。這部分彩電質量可靠性能過硬,具有降價的基礎。因此,沒過幾天,由北京國美電器挑頭,在京津滬三地舉行熊貓彩電特價優惠活動,熊貓74厘米超平彩電僅賣1898元,低於彩電峰會限價692元。據稱這次降價是為了慶祝國美在北京地區銷售上取得70項第一,慶祝天津國美開業一周年和上海5家商城成功開業而舉行的一次大型促銷活動。
隨後,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成都百貨大樓等百貨業商家也先後加入彩電降價風潮。以致康佳、長虹兩大巨頭被迫“跳水”,先後宣布降價20%和50%,最終演變成了新一輪的彩電價格大戰。
彩電價格戰烽煙散去,國美的總結是三贏:廠家收回貨款占領市場;商家擴大了影響;消費者得到實惠,低價買到好彩電。
2000年10月底,北京國美電器與廈華彩電簽訂了7000台彩電共計1800萬元招標采購合同之舉又開風氣之先。半月內,按照國美要求專門生產的名為“2900GM”型29英寸、34英寸廈華彩電,在國美全國30家連鎖商城推出。這種低價位、品質好、功能實用的超大屏彩電備受歡迎,上市以來已銷售2000多台。此事引起了經濟學界關注,稱國美此舉是“商家做了廠家的主”,是“商業資本的抬頭”。時隔不久,國美再度出擊,又與索尼電器簽訂了當時國內家電行業單宗交易額之最的一張集團采購訂單,交易額達2564萬元。
國美繼2000年10月發出彩電大采購,嚐到甜頭之後,便下定決心在這條道上走出自己的特色,大規模采購額度一再加碼。之後,又與我國家電巨頭榮事達集團簽訂了包括洗衣機、電冰箱、電熱水器全係列產品在內的8千萬訂單,創造了國美向單一供應商規模采購的最高紀錄。
在2000年11月下旬,國美拋出億元訂單,又一次向國內外彩電廠家發出了彩電招標函,擴大了招標的範圍,家電產品涉及彩電、影碟機、白色家電、音響四個大類的十幾種產品,包括純平、大屏幕彩電、空調、冰箱、熱水器、微波爐等。此次招標的宗旨是,價格和質量是衡量競標產品的惟一標準,消費者最歡迎的產品也就是國美要采購的產品。
由國美所倡導的新型營銷模式,為廠家在倉儲、廣告宣傳、促銷推廣等方麵節省大筆費用,因此吸引著榮事達變革自己的商業流通渠道。而國美副總經理何炬在談及與榮事達所簽的最大訂單時認為,榮事達在2000年新品推出速度較快,其實實在在的質量和服務、實實在在的營銷推廣工作,使國美電器連鎖店的銷量與日俱增。它是一位合作愉快而又實力雄厚的夥伴。雙方的鍾情才促使這次8千萬訂單出籠。
嚐試這樣一種新型的廠商合作方式,一方麵給廠家帶來了更合理的生產計劃、更低的銷售成本,另一方麵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實惠和利益,國美所追求的目標正是建立這種產、供、銷的良性循環。
在經營的過程中,良性的供銷循環是向生產商訂的貨越多,拿到的貨就越便宜;拿到的貨越便宜,向消費者推出的售價就越低廉;推出的售價越低廉,來買貨的消費者也就會越多了。經過不斷的經驗積累和艱苦奮鬥,國美已具備了這樣良性循環的銷售模式。
國美明確地認識到,急功近利的方式根本形成不了商業規模。要想發展企業,形成規模,就必須擺脫街頭小販式簡單的供銷形式,建立一種個性化的供銷模式,排除中間環節,直接與生產商交易,把市場營銷的主動權控製在自己手上。這次主宰家電市場價格戰的行動之所以能夠成功,其關鍵的原因也正是因為掌握了這種主動權,能在價格特立獨行。從廠家的大批采購得到的特惠進價是它能率先挑起價格戰的基礎保障,而以低價出售優質產品的實惠又讓它贏得了市場競爭中最具影響力的群體——消費者的全力支持與響應。所以,這兩點加起來,國美才得以在價格戰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