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國內“風扇大戰”的硝煙彌漫,產品產量遠遠高於市場容量,為了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各廠家開始“跳樓”、“出血”、大甩賣,盲目的重複和盲目的價格之爭使企業利潤大幅度下滑。而“美的”卻以極強的自信和高遠的發展眼光,放棄了對國內風扇市場的競爭,獨辟蹊徑的開始將產品銷往海外,台地扇出口量高居第一。同時美的將大量精力集中於開發空調,率先爭得了未來的國內市場。
到了1999年年底,美的對一牆之隔、穩居微波爐霸主的格蘭仕集團提出挑戰。攜資10億的“美的”微波爐似乎在一夜之間擺滿了全國上下大小櫃台,並在短短半年時間就躍進市場銷售的前五名。到2001年年底,資金追加至兩億,形成10條生產線、30萬台的產量,業績進入行業前三甲。最讓格蘭仕驚詫的是,“美的”順利地與法國湯姆森簽訂了出口300萬台微波爐的合作意向,打破了向來由格蘭仕把持的海外市場。對於進入微波爐市場,“美的”稱絕非是一時衝動,究竟是什麼使“美的”的市場空間在短短時間內迅速擴大?其重要因素主要表現在市場潛力、技術創新與堅實的研發實力。
美的在進軍微波爐行業時,經過全麵的市場調查,發現微波爐行業巨大的市場需求前景,同時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品牌和商業網絡優勢以及上遊供貨商對它的支持,加之美的早期廣泛的與世界微波爐技術的領頭羊——日本東芝公司的密切接觸,到後來的全麵合作,在技術開發和質量保證方麵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使其在同類產品中取得競爭優勢。就當年來說在國內家電業最為發達的廣東,具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家電企業隻有3家——康佳、TCL,還有一個就是美的。
由此,公司采用先進的日本東芝技術和生產製造工藝,秉承“科技創新、品質致勝”的經營宗旨,立足為消費者提供完美的產品與服務,迅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在公司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迅速發展,2001年市場占有率上升到行業第二。也由此,國內微波爐行業的第一個營養概念、第一次采用變頻技術、頭一回引用重量傳感器這一係列的重大舉措都出自“美的”。
“美的”以逆流之勢在大同中獨辟蹊徑的精神,使其經營戰略出其不意的縷縷見鮮,且愈戰愈勇。美的誓言要在消毒櫃行業裏再次上演一次“獨辟蹊徑”的壯舉。
在消毒櫃市場因為降價風波剛剛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美的突然扔出一個重磅“炸彈”——宣布全麵進入消毒櫃行業,並揚言要打造其產品群中的“戰鬥機”。
這樣無定數的決定,如若是一無名小卒做出的,人們很可能斷言,其投入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而對於經營“大腕”美的來說,卻足以吸引人們的目光。看來消毒櫃行業再次麵臨著一輪資源的重新占有和瓜分……
首先,美的認為消毒櫃市場所呈現出的是一種“假飽和”狀態,利潤空間還很大,這從近年來消毒櫃打起的價格戰可窺一斑。其次,由於風扇、電飯煲、飲水機基本成熟,企業需要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美的要做的就是增加經營品種,實行相關行業多元化,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優化企業資源,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而且由於消毒櫃行業的降價風潮吸引了媒體、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高度關注,這對於美的來說無疑都是很好的消息。
一個成熟的品牌不會因為一時衝動而貿然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對消毒櫃市場存在的問題:消毒櫃市場存在著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價格過高、創新不夠、市場培育欠佳等發展瓶頸,且雖然生產企業眾多,但真正能實現大規模生產的並不多。而技術創新、產品質量控製、市場推廣、銷售渠道建設這幾點恰恰是美的長項,所以美的進入是有備而來的。
美的進入消毒櫃行業後仍不改英雄本色,一如既往地追求產品差異化設計,產品類型不僅僅是普通的立式,更重要的是將著眼點放在臥式、大型消毒櫃等差異化產品上麵,美的所設計的產品在日益更新中正成為一股新的潮流,再次立於潮頭之端。
可見,“美的”在家電業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還在於擁有競爭優勢。家電業的競爭之激烈,很大程度上源於家電業的進入門檻不高,產品的更新換代很快。為此美的的危機感時刻激發著美的人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