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張裕的技術進一步成熟,張子章和朱壽山根據張振勳的設想,用玫瑰香為主要原料,釀製出豔如紅寶石、香氣濃鬱、滋味醇厚、甜酸適口的紅葡萄酒;以白葡萄為原料,參照中國傳統藥酒工藝,加入肉桂、豆蔻、藏紅花等十幾味中藥材,釀製成既有葡萄酒特色、又有滋補作用的味美思,使張裕的產品更加多樣化。
1914年,在張振勳的精心組織下,南洋勸業會和上海招商會在南京舉辦了中外商品陳列賽會。張裕葡萄酒也參加了這次比賽,並且獲得了金牌證書。為此,民國政府向張振勳頒發了二等勳章,並特許張裕產品免交注冊稅。從此,張裕公司的白蘭地、味美思、玫瑰香與茅台、紹酒、西鳳酒、汾酒、滬州大曲一起,並列為中國“八大名酒”。
1915年4月,張振勳受命擔任中國實業考察團團長,率領一支陣容強大的代表團,遠涉重洋,到美國考察。他們途經舊金山時,適逢三藩市舉辦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張振勳就派人將隨身攜帶的張裕葡萄酒送去參加比賽。比賽揭曉,張裕白蘭地榮獲國際金牌獎章,而味美思和玫瑰香也雙雙獲得優質獎章。頒獎大會上,當主持人隆重宣布:“中國張裕釀酒公司的白蘭地,榮獲本屆賽會金獎”時,大廳裏頓時掌聲雷動。年已古稀的張振勳走上領獎台,伸出滿是皺紋的雙手,從主持人手中接過金光閃閃的獎章,激動得渾身顫抖,老淚縱橫。他無限感慨地說:“我終於如願以償,釀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美酒!”
回國以後,張振勳就將金獎章圖案縮印在商標上,這就是至今仍名揚四海的“金獎白蘭地”的由來。
張振勳在年底的時候,總結他的創業經驗時說,第一要從長計議,看準了的事情就不惜投資;第二要堅韌不拔,決不向困難低頭!確實如張振勳所說,離開這兩點,很難成就大事業。
1916年9月,張振勳因為積勞成疾,病逝於巴城。
二、珠寶大王:鄭裕彤
鄭裕彤,在香港超級富賈中排名第三,個人身價達300億港元。港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會和家喻戶曉的“周大福珠寶”相聯係。而在他旗下的香港新世界集團更是集酒店、房地產、黃金珠寶業等多元化全方位發展的跨國集團。位於香港尖沙咀的新世界中心被稱為城中之城,其超一流的豪華建築讓人歎為觀止,這其中的兩座酒店均進入了世界10大酒店排名。
鄭裕彤不善高談闊論,不了解他的人,總以為他輝煌業績的背後是數不清的運氣。對此,他說:“一個人的一生,幸運碰上一兩次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永遠幸運。如果你希望永遠幸運,你一定要付出永恒的‘勤’與‘誠’,那幸運才會常伴你左右。”
(一)苦難的童年
1925年8月27日鄭裕彤出生於廣東省順德縣(今順德市)一個貧寒的家庭。幼時一家人僅靠父親開小店勉強糊口。原來父母親希望他專攻學業,但是隻念到初中便被迫輟學。13歲那年,由於日本侵略軍進犯廣州、香港,百萬市民受戰火紛飛的侵擾,衣食不穩,性命難保,紛紛出外投親靠友。當時,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屬地,因為不少日本移民在葡萄牙殖民統治區的南美洲寄居,因此,日本侵略軍唯獨沒敢踐踏澳門。萬般無奈之下,全家人隻好避難到澳門去謀生,但澳門也不是窮人的天堂。1940年,15歲的鄭裕彤到父親的摯友周至元開的“周大福”金鋪去當夥計。
(二)首創製造九九九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