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粵商代表,代代皆有才人出(6)(2 / 3)

這一年多時間內,有關國美電器的上市方案傳出了很多個版本,顯得頗為撲朔迷離。而就在這個過程中,黃光裕卻已暗中拿定主意,決意將中國鵬潤再做一次殼,這也是其甘願放棄寧城老窖之殼的原因之一。

2003年初,黃光裕重組國美電器,將北京、天津、濟南、廣州、重慶等地共18家子公司94家門店置入,由其全資公司北京鵬潤億福持有國美電器65%的股份,黃個人直接持有剩餘35%的股份。2004年4月,鵬潤億福又把所持國美電器股權全部出售給了BVI公司Ocean Town,由黃光裕通過Gome Hodings全資持有,國美電器轉眼間變成了中外合資企業。

兩個月後,又一場大戲開演。這一次,黃光裕直接首發出演。2004年6月7日,中國鵬潤發布公告,其於6月3日通過全資控股子公司購買了Ocean Town100%的權益,其惟一資產便是國美電器65%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中國鵬潤的主營業務將轉向零售業。

在這場價值88億元的交易中,並未涉及現金,其中2.435億港元由中國鵬潤發行4410萬股新股支付,餘下80.58億港元將通過發行兩批可轉換債券支付。交易完成後,黃光裕對中國鵬潤的持股量由66.9%增至74.9%,恰好在全麵收購的底限。

不足90億港元的代價股和可轉換票據,使“中國鵬潤”的股本瞬間增大了10餘倍。而如果可換股債券到期全部轉股後,其持股量則會增至97.2%。為了維持上市地位,黃光裕把一部分籌碼轉讓給所謂的“公眾機構”投資者,最終的結果是一石三鳥——維持上市地位,繼續一股獨大,套現融資。

(四)褒貶不一的37歲首富

黃光裕及其統率下的國美電器,一直在爭議甚至非議中前進。

2006年初,國美電器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開了200多家門店後,正緊鑼密鼓地準備應付競爭對手逼近的新一輪愈發激烈的“肉搏戰”。同時,合作廠商關於國美電器等渠道商殘酷擠壓利潤的責難甚囂塵上。

但在幾個月的時間裏,黃光裕動作不斷:先是與華平投資結成戰略性合作聯盟,華平將認購國美電器發行的1.2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及2500萬美元認股權證;緊接著,國美以69.87億港元的代價向黃光裕收購其所持有的國美母公司35%的權益;而在4月份,黃光裕通過鵬泰投資陸續增持中關村的股份,持股總數將達到17.07%,一躍成為中關村第二大股東……

經過19年的拚搏,黃光裕建立起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但直到2001年前,人們對黃光裕這個在福布斯中國富翁榜上名列前三甲的年輕人還知之甚少。

但對於與他合作的供應商來說,黃光裕是一個讓他們“愛恨交加”的人。國美電器對每一位供貨商來說,意味著的是極具誘惑力的巨大銷售量,但他砍價時的“殘酷”又讓人難以忍受。他們對黃光裕麵部表情的典型描述是“大嘴一撇就說……”。在“2004國美全球戰略合作高峰會”上,黃光裕曾有一段淩厲的講話:“其實咱們誰也離不了誰,誰想把誰擠垮、誰想把誰控製在手心之中可能性都不大。我做事的規律就是——你對我信任,我就給你越大的信任;你能給我付出,我就帶頭扶持你的品牌。你若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有辦法去平衡你的對手!”

在鵬潤大廈18層的國美公司總部,黃光裕更是一位讓人敬畏的老板。有人稱,甚至是他的親妹夫、曾任國美總經理的張誌銘,在黃光裕的辦公室裏“低眉順眼像個小媳婦”,至於其他員工在談到他時,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出。據一位現任職於國美的高管介紹,黃光裕“當他想好了一件事,或者在布置一件事情時,員工絕對是鴉雀無聲,無條件服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