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對於高層領導來說哪些方式才是反向約束上司的最佳方式呢?
首先,要讓上司明確你的建議有益於企業的有序運行。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以上司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還要有充分了解並利用上司個人特質的能力。比如,如果你的上司具有較強的協調能力,你就應該努力為之創造一切有利條件,促成上司充分施展這方麵的才能,以使係統全麵有序地運轉。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讓上司明白無誤地感覺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提高組織績效,把公司管理好,這樣才能讓上司愉快地聽取並采納你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成功實現你的反向約束目標。
第二,反向約束要因人而異,根據上司的不同個性特征選擇提出意見、建議的最佳方式。人作為個體都有其獨特的個性,企業的所有者——上司的個性特征往往更加突出。充分考慮約束對象的心理特征,采取其最易接納的方式方法,更易於順利實現反向約束的目標。如對於處事風格幹練、推崇簡潔明快的上司,直截了當地闡明自己的觀點更易為之接受;而對風格嚴謹、習慣嚴密思維的上司,則以形成推論嚴密的報告為佳;對風格謹慎、喜歡事出有據的上司,為其提供政策法規及理論數據方麵的充分依據,更能投其所好。
最後,要把握提出意見建議的最佳時機。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往往因環境和情緒的變化而變化,上司也不例外。如果實行反向約束的高層領導能夠善於審時度勢,選擇最佳機會向上司進言,就更易於成功。反之,如果在上司情緒欠佳或事務繁忙時,特別是在你的意見建議需要上司做複雜判斷或明知自己的意見建議很難為上司接受的情況下進行,難免不碰一鼻子灰,局麵也會弄得很尷尬。由此可見,選擇進言時機有多重要。
彼得·杜拉克告訴我們:你不必去喜歡和尊敬你的上司,你也不要嫉恨他,但你必須去約束他,這樣,他才能成為你達到目標、成就和個人成功的資源。因此,身為高層領導的你一定要掌握一套有效對上司進行反向約束的藝術和技巧,這樣你的地位就會更穩固。
4與不同類型的上司搞好關係
在這個世界上,盡如人意的事並不多。咱們既活著做人,就隻能遷就咱們所處的實際環境,凡事忍耐些。
——泰戈爾
與上級打交道,就一定要抓準上級的性格,憑借自己的機敏,“看人下菜碟”,這樣才能與不同性格的上司維持和諧的關係。
(1)火爆型上司
有些人天生脾氣暴躁,情緒容易失去控製。這類上司常常為一些小事而大發脾氣,甚至公開斥責下屬,叫人難受極了。
據心理學的推斷,經常令下屬驚怕的上司,隻是權力欲作祟而已,你當然沒有可能請他去見心理醫生,可以做到的就是自我保護了。
當上司大發雷霆時,不要推卸責任或試圖解釋,應冷靜地說:“我會注意這情況的。”然後離開。既然目標物已在眼前消失,上司就沒有咆哮的對象了。
(2)朝令夕改的上司
你真正體會到“左右做人難”的滋味,因為你的上司經常朝令夕改,叫你不知所措。
究竟上司這種態度的動機是什麼?有些人確是優柔寡斷的,偏偏上司就是這種性子,加上他地位比你高,自然是改變初衷也無歉意。
你自忖不能長久忍氣吞聲,那麼來個怎樣的對策?在適當時候,作出某些反應吧。例如,你遵照上司指示,作妥一個決策,報知上司時,他竟然力指決策之不足,不妨這樣反問他:“一切都是按你的意思做的呀,還有什麼要改的呢?”
(3)高高在上的上司
很多春風得意的上司都喜歡“高高在上”。很不幸,你的上司是“擺款”祖師,在你這個企業的實際經營者——高層領導麵前擺架子,讓你敢怒不敢言。
聰明人肯定明白,跟上司作對隻有吃虧的份兒,然而,采取“拍馬”政策也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身為高層領導的你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權威。
那麼,是否要做“言聽計從”之人?其實,盡量遷就對方,而又不違背你做人的標準,就足夠了。事實上,尊敬上司、服從上司和努力工作,是每一個企業高層領導的必要條件,而太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之事,倒是不必的。
(4)不體諒下屬的上司
你有一位做事缺乏責任心的上司,不會體諒下屬,又疑心大,使你滿腔俱是怨言。
記住,千萬不能向其他部門的同事訴苦,指責上司的不是,所謂“家醜不可外傳”。何況,這些同事可以幫上什麼忙呢?你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上佳談資,那隻會讓事態擴大,對你絕沒有好處!想一下,上司會喜歡將公司交給一個背後中傷上司的人嗎?
對思想保守、自尊心強的人,切勿開門見山地直言其錯,隻能婉轉相告,若對方比較開放,胸襟較寬廣,不妨相約一個時間,將你的心裏話一一坦言,相信不難找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摸清上司的性格,是與上司和諧相處的關鍵。
每個人都有其長短處,上司也是如此,對此你不僅要體諒,更要積極地尋找對策,與其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不要因為看到上司某方麵性格缺陷,就對他產生成見,別忘了他是你的老板,取得他的信任,是你必須做好的事。
5贏得上司支持擴大影響力
事實上,屬於私人的意義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意義隻有在和他人交往時,才會有存在的可能。
——阿德勒
在一個企業中,上司及董事會才是權力的主體,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高層領導的工作環境、績效,隻有與上司處理好關係,高層領導才能獲得個人發展機會,才能得到下屬的尊敬和支持。
(1)良好的關係有利於身心健康,保持正常的心態
這包括兩個方麵: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者相互依賴、相互聯係,缺一不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獲得和保持,除了先天條件外,前者主要靠合理的飲食起居、適當的體育活動和防止意外的侵害,後者主要取決於處理好人際關係,特別是工作環境中與上司的關係(當然也包括下屬和同級關係)。
與上司的關係對高層領導的心理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與保障、愛與歸宿、他人的尊重與自尊、發展需要和自我實現等六個層次。其中“尊重”、“發展”和“自我實現”是較高層次的需要。而要滿足這些需要,除了其他諸多因素之外,其中極為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處理好與上司的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高層領導由於善於處理與上司的關係,從上司那裏得到了“尊重”和“自我實現”,因而使自己的心理呈現出一種健康的狀態;而有的人則由於不善於處理與上司的關係,不能從上司那裏獲得精神滿足和需求,因而心理呈現出一種非常態的狀況,諸如老氣橫秋、沉默寡言、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等等。一正一反,其原因不言自明。
高層領導健康的心理和正常的心態,既有利於生活,也有利於工作和自身的發展,應當給予足夠的注意和高度的重視。
(2)良好的上下級關係有利於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高層領導的工作環境有六項因素:領導(上司)、組織、同事、下屬、工作條件、提高條件。這六項因素又可分為兩類:一類叫做精神因素,它包括一個人同領導、組織、同事、下屬的關係,即工作環境內的人際關係;一類叫做物質因素,它包括工作條件和提高條件,即從事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上司在這六項、兩類因素中,居於軸心地位,起著主導作用。
①從精神因素看。在工作環境內的人際關係中,高層領導對更上一級領導,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對於下屬,他起著組織、指揮、調度、控製、協調、平衡的紐帶作用。高層領導可以憑借自己的有利地位,采取行政幹預手段,施加強有力影響,按照工作需要和自己的意願,去調整、改善、加強工作環境內的人際關係。高層領導的這種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決定了高層領導必須“理順”上下級關係,這樣才可能爭取到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更好地開展工作。
②從物質因素看。高層領導作為組織的決策人,對管轄範圍內的物質條件擁有支配權。而物質條件又是我們每個人開展工作的必要條件。物質條件的獲得,離不開上司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上下級關係處理得如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上司能否理解並支持你的事業。上下級關係處理得好,彼此理解,你獲得物質條件的機會就多,可能性就大。反之,獲得物質條件的機會就少,可能性就小。
工作環境是每個人都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而上下級關係又是工作環境中的主要方麵。因此,高層領導要爭取好的工作環境,就必須首先爭取一個好的上下級關係。
(3)良好的上下級關係有利於取得上司的信賴
在現實生活中,高層領導的工作大都是在其上司的直接領導下進行和完成的。在整個組織機構和領導活動中,上司處於核心地位,起著主導作用,其對高層領導的信任程度和支持與否,既取決於高層領導的基本素質和工作表現,也取決於彼此的交往和關係。在前者情況相同的條件下,後者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基於這種客觀實在,如果高層領導能夠處理好與上司的關係,就會在其心目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增加對你的信賴度,從而給你更多的支持、指導和幫助。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管理者在上下級關係比較融洽的情況下,心理距離、空間距離就會縮短,而感情因素則會增加,上司及董事會會從多方麵給高層領導創造條件和提供方便。這對工作的開展和個人的發展都是有益的。
在一般情況下,得到上司信賴和支持的高層領導,往往更具權威性、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得到下屬更多的擁戴和追隨。反之,其權威性、號召力和影響力就會減弱,甚至還會出現疏、離、棄、反的現象。
上司的信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下屬的擁戴是取得成效的保證。高層領導應當重視與上司處理好關係,最大限度地取得上司的信賴,贏得下屬的擁戴,在“天時、地利、人和”中尋求最佳的成績。
(4)處理好上下級關係才能更好地取得工作績效
工作績效是高層領導工作的直接目標。幾乎沒有人隻幹工作而不問績效。而與上司的關係又與工作績效密切相關,這主要表現在它對取得工作績效條件的製約上。
①機會。機會,是任何人成長時都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機會的獲得除了機遇偏愛和自我創造外,上司提供也是一個重要途徑。上司,作為“權力主體”,對機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機會往往不多,不能每個人都得到,它常需要由上司來創造、提供和分配。有的人能夠從上司那裏得到機會,有的人卻失之交臂,這裏麵有許多因素起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上下級關係因素。尤其是在各方麵條件大體相當的情況下,上司對機會的決定作用就更大,與上司關係好,獲得機會的比率就高,反之則低。在機遇、自我創造和上司提供三種途徑中,第一種比率低,易逝性大,不容易碰到,也不容易抓住;第二種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途徑,事倍功半,很不好把握;而第三種相對於前兩種來說,則比率較高,穩定性較強,把握性較大。因此,對於每一個具備了一定才能又想幹一番事業的高層領導來說,須處理好上下級關係,努力從上司那裏獲取更多的發揮才能的機會。
②工作條件。條件,是取得工作績效的基礎。任何人,要做好任何工作,都不能離開相應的條件。而獲得和改善工作條件的途徑是多方麵的,主要的還是要靠上司的支持和幫助。因為上司作為單位的“權力主體”,可以運用權力為人們創造有利的工作條件,也可能為人們的工作帶來不利因素。如果一個高層領導不但具有一定才能,而且上下級關係也好,彼此間心心相印,感情融洽,那麼上司就容易理解和支持你的事業,你就會借上司提供的便利條件,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做出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