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休閑生活,沒有休閑,生活將變得枯燥而乏味,長此以往,對健康也必將產生危害。因此高層領導也應該從忙碌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時間用於休閑活動,這並不是在浪費時間,休閑活動可以幫你消除疲勞、調劑精神,讓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取得最佳業績。
一些高層領導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在忙碌緊張中度過,他們認為自己沒有權力享受生活,一旦放鬆就會一無所有。這些其實是誤解了享受生活的涵義,事實上,隻要你能調整心態,以快樂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那麼不需要放棄工作,你也會成為一個懂生活、會享受的人。
1辛苦的工作中也有樂趣
人生不僅僅是在顯示出這世界的美妙可愛,而且還在顯示出那些新奇而層出不窮的發現,那些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活動的畫景和各種新的生活方式等等令人興奮的新奇事物,這些事物豐富了人生,而且必然會使得人生更有意味,更臻完善。
——尼赫魯
你是否因日複一日的勞碌而備感疲倦呢?你是否因繁雜的工作而心煩不已呢?其實,隻要轉變一下心態,你從工作中獲得的就將是樂趣而不是煩惱了!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16名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組8人,讓一組學生從事他們感興趣的工作,另一組的學生從事他們不感興趣的工作。沒過多長時間,從事自己所不感興趣的工作的那組學生就開始出現小動作,再一會就抱怨:頭痛、背痛,而另一組學生正幹得起勁呢!這個試驗告訴人們:人們疲倦往往不是工作本身造成的,而是因為工作的乏味、焦慮和挫折所引起的,它消磨了人對工作的活力與幹勁。
“我怎麼樣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樂趣呢?”一位高層領導抱怨說,“我最近作了一項錯誤決策,公司虧損了20多萬,這一年我都笑不出來了。”
很多人就常常這樣把自己的想法加入既成的事實。一位英國人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人之所以不安,不是因為發生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們對發生的事情產生的想法。”也就是說,興趣的獲得即是個人的心理體驗,而不是發生的事情本身。
事實上,生活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能尋找到樂趣,正如阿伯拉罕·林肯所說的:“隻要心裏想快樂,絕大部分人都能如願以償。”但現實中的許多人不是從生活中、工作中去尋找樂趣,而是去等待樂趣,等待未來發生能給他帶來快樂的事情。他們以為自己結婚以後,找到好工作以後,買下房子以後,孩子大學畢業以後,完成某項任務或取得某種成功以後,就會快樂起來。這種人往往是痛苦多於快樂。他們不理解快樂是一種心理習慣,一種心理態度。這種態度是可以加以培養發展起來的。心理學家加貝爾博士說:“快樂純粹是內在的,它不是由於客體,而是由於觀念,思想和態度而產生的。不論環境如何,個人的活動能夠發展和指導這些觀念、思想和態度。”
這些觀點盡管有一些偏激,但它可以支配人們排除外界條件的影響,還可以幫助人們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工作帶來新鮮的、樸實的感覺,不管這項工作對其他人來說也許早已變得多麼乏味。每一件事,每一個人,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都是珍奇獨特的,隻要願意,這一切都是無窮無盡的快樂的源泉。隻要你用快樂的心情去感受,你就能感到你工作的快樂。這裏介紹幾種從工作中獲得樂趣的方法。
(1)把工作看成是創造力的表現
現實中的每一項工作都可以成為一種具有高度創造性的活動。一位教師上一節好的課,不遜色於編排一出精彩的戲劇;一個運動員完美無缺的動作,從創造的角度來看,可以與十四行詩那樣的作品相媲美,並且可以獲得同樣的精神享受。而作為企業高層領導的你,更是有無限發揮才能的空間,你掌握著整個企業的命脈!
(2)把工作看成是自我滿足
為了自我滿足而從事體育運動是一種樂趣。如果這是強製的運動,就未必是愉快的。一位產科大夫似乎心情特別愉快,因她剛剛接生了第100名嬰兒。一名足球運動員也因他剛踢進第100個球而欣喜若狂,現在,他又為自己能踢進第101個球而興高采烈地開始了新的訓練。
(3)把工作看成是藝術創作
一位教授指著一位在附近挖排水溝的工人讚賞說:“那是一個真正的藝人。看那些汙泥竟能以鐵鍬上的形狀飛過空中,恰好落到他想讓它落下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當成藝術創作,把自己單調、枯燥的打字看成是在鋼琴前創作新的圓舞曲,把在廚房炒菜看作是油畫創作,油、鹽、醬、醋就是你的顏料,炒出的新花樣就是你創作的新作品。
(4)把你的工作變為娛樂活動
把工作看作娛樂,就能以工作為消遣。在實際中很多人正是這樣做的。請記住勞動和娛樂的不同就在於思想準備不同。娛樂是樂趣,而勞動則是“必做”的。
學會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即在苦中亦能尋樂,那將是你人生成功的又一秘訣。
心理上的疲倦感比肉體上的體力消耗更讓人難以應付。既然我們無法停止工作,那麼何不換種心態去看待工作呢?努力挖掘工作中的樂趣吧,這樣你會生活得更輕鬆。
2盡情享受獨處的妙處
寂寞是一種清福。
——梁實秋
當你感到工作壓力太大,內心煩躁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躲到寂寞中去享享清福,放鬆一下身心。
西方有位哲人在總結自己一生時說過這樣的話:“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沒有過過四個星期真正的安寧。這一生隻是一塊必須時常推上去又不斷滾下來的岩石。”所以,追求寧靜,或者是追求寂寞對許多人來說成了一個夢想。由此看來,寂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
可是,現實生活中,也不乏許多人害怕寂寞,時時借熱鬧來躲避寂寞,麻痹自己。紅塵滾滾中,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固守一方清靜,獨享一份寂寞了,更多的人腳步匆匆,奔向人聲鼎沸的地方。殊不知,熱鬧之後的寂寞會更加寂寞。我輩之人,如能在熱鬧中獨飲那杯寂寞的清茶,也不失為人生的另類選擇與生存。但是,寂寞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享受的!對未來進行抗爭的人,才有麵對寂寞的勇氣;在昔日擁有輝煌的人,才有不甘寂寞的感受;為了收獲而不惜辛勤耕耘流血流汗的人,才有資格和能力享受寂寞。
許多人把失意、傷感、無為、消極等與寂寞聯係在一起,認為將自己封閉起來,就是寂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倘使這樣去超越生活,不僅限製生命的成長,還會與現實隔閡,這樣的人隻是逃避生活。
寂寞是一種享受。在這喧囂的塵世之中,要保持心靈的清靜,必須學會享受寂寞。寂寞就像個沉默少言的朋友,在清靜淡雅的房間裏陪你靜坐,雖然不會給你諄諄教導,但卻會引領你反思生活的本質及生命的真諦。寂寞時你可以回味一下過去的事情,以明得失,也可以計劃一下未來,未雨綢繆;你可以靜下心來讀點書,讓書籍來滋養一下幹枯的心田;也可以和妻子一起去散散步,彌補一下失落的情感;還可以和朋友聊聊天,古也談,今也談,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寂寞,是一種難得的感受。當你想要躲避它時,表示你已經深深感受到它的存在。此時,不妨輕輕地關上門窗,隔去外界的喧鬧,一個人獨處,細心品味寂寞的滋味。坐在桌前,點一爐檀香,衝一杯咖啡,翻一本酷愛的圖書,感受久違的紙墨清香。當然,如果你願意,盡可以什麼都不幹,隻是坐在那裏沉思,思考人生,思考大腦中存儲的一切。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什麼也不想,隻是一個人靜靜地呆上一會,讓大腦暫時處於休眠狀態。
寂寞,是知心好友。在你心煩時,不會打擾你,也不會對你有所求。熱鬧需要外求,而寂寞是隨時與你同在,在你需要時,它便輕輕地來到你身邊,靜靜地聽你傾訴心聲。它能為你保守秘密,雖然它無言無語,卻能讓你更好地認清自己。它不會對你指手劃腳,卻能讓你以更加自信的步伐邁出人生的下一步。
因此,當你對工作、生活感到倦怠時,不妨找個空間獨處,這應該不是一件難辦的事吧!
獨處時可以讓人充分感受寧靜祥和,忘卻爭鬥與煩惱,如同走出喧鬧的都市進入萬籟俱寂的曠野一般,讓人心曠神怡。此時獨坐一室,於清茶中品味人生,則生命的目的因此明晰;在書中品味生活,則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人在充滿焦慮的時候,靈魂和內心更需要獨處時的寧靜。這片寧靜可能在高山上,也可能在大海邊,更可能藏在一所鄉村小屋中,隻要敢於獨處,用心去體味,就能體會到它的妙用。
獨處之時,你可以把腦海中各種想法都釋放出來,冥想白天令人憤怒時的情景,在冥想的寧靜之中經過加工的憤怒與煩惱,再次返回大腦的記憶時,已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不會對我們形成傷害,也不會帶來壓力。
總之,不要害怕寂寞,它能夠使你暫時放下心中的惦念,獲得片刻悠閑,很多時候,享受寂寞就是在享受生活。
當快節奏的生活,無休止的工作壓得你喘不過氣時,不妨試試享受寂寞,獨處時的寧靜不僅可以使你放鬆身心,還能提高你分析問題的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3良好的愛好,讓你心靈更富足
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時間來衡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