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詩學名句——星海璀璨(6)(3 / 3)

少年入內教歌舞,不識君王到老時。(出自杜牧《宮人塚》)

【譯文】她們豆蔻年華時進入宮內學習歌舞,一直到老也未見君王之麵。詩人看到城外累累宮女之墓,不禁對宮女們的命運表示深深同情。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出自杜牧《題烏江亭》)

【譯文】項羽被劉邦兵圍烏江垓下,有人勸他,還可以率敗兵殘卒渡江,等待時機再與劉邦決一勝負。項羽卻覺得自己損兵折將,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所以自刎而死。詩人就此事發表議論,認為江東多才俊之士,說不定還可以卷土重來。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出自杜牧《山行》)

【譯文】山路彎彎曲曲一直延伸到遠方,白雲飄蕩在山頭,白雲深處居住著幾戶人家。

風煙放蕩花披猖,秋千女兒飛短牆。(出自李山甫《寒食》)

【譯文】春風盡情地吹拂,吹得花兒恣意飛揚,女孩縱情地蕩著秋千,高高的似乎要飛過矮牆。

中原莫道無麟鳳,自是皇家結網疏。(出自陳陶《閑居雜興》)

【譯文】不要說中國沒有傑出的人才,那是因為皇家搜求人才的網結得還不夠密。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出自陳陶《隴西行》)

【譯文】許多戰士早已死在無定河邊,變成了枯骨,但守在家中的妻子還在日思夜想,盼望他們早日回來團聚。

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出自陳陶《出塞曲》)

【譯文】征戰中死的都是戍卒,但戰功卻全都是將軍的。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出自杜荀鶴《自敘》)

【譯文】我寧可做一個吟詩作賦的閑人,也不願空拿著俸祿,充當一個庸碌的官吏。

大海波濤淺,小人方寸深。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出自杜荀鶴《感寓》)

【譯文】全詩用通俗的語言形容小人陰險狡詐、居心叵測,令人難以提防。他們的心比大海深,大海還有枯竭見底之時,而他們即使死了也永遠不會暴露自己卑劣的心跡。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出自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譯文】年輕的時候受些辛苦是關係到自己一輩子的事,切不可偷懶耍滑,虛擲光陰。

百年能幾日,忍不惜光陰。(出自杜荀鶴《贈李蒙叟》)

【譯文】人生百年,能有幾個今天呢?怎麼忍心不珍惜光陰呢?

男兒兩行淚,不欲等閑垂。(出自杜荀鶴《送人遊江南》)

【譯文】男子漢的兩行淚水,不能因離別而輕易拋灑,也即“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意思。

一川紅樹迎霜老,數曲青溪繞寺深。(出自王武陵《秋暮登北樓》)

【譯文】暮秋登樓遙望,隻見滿山楓葉如火,迎霜傲寒,幾條彎彎曲曲的小溪環繞著寺廟流向遠方。楓葉如丹,寒水淒清,濃霜覆地,一片秋日景象。

一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出自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譯文】除夕之夜,一年將盡,作者卻夜宿驛所。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不禁觸發客愁旅思。一年就要過去了,我卻在萬裏之外作客不能歸家。想必家人也在思念我這個萬裏之外未歸的遊子吧!

日斜深巷無人跡,時見梨花片片飛。(出自戴叔倫《過柳溪道院》)

【譯文】詩人途經道院,隻見溪水上不知誰家竹門緊閉,鳥兒鳴叫不停,仿佛惋惜太陽落去。此時夕陽西斜深巷中,已見不到人影,時有片片飛舞的梨花飄到牆外。描寫道院的寂靜冷清,末句以動襯靜,更覺道院之冷清。

林花落處頻中酒,海燕飛時獨倚樓。(出自戴叔倫《寄司空曙》)

【譯文】獨自在樹林中喝酒銷愁,林花頻頻落入酒盅,海燕雙雙飛舞時自己卻獨自倚樓。林花飄落,暗喻好友流落四方;海燕雙飛,暗喻自己的孤單。

卻是梅花無世態,隔牆分送一枝春。(出自戴叔倫《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譯文】作者貧困潦倒,結交之人嫌貧愛富,乃世俗之態。不料梅花卻沒有嫌貧愛富的惡習,隔著牆頭還為自己送來一枝象征著春光的梅花。

夜雨孤燈夢,春風幾度花。(出自戴叔倫《客中言懷》)

【譯文】夜晚細雨霏霏,孤燈隻影,撩撥起還家之夢。春風啊,不知吹開了多少次花,我卻年年歲歲不能還家。感傷歲月易逝,官微職冷,思念家鄉的煩愁。

落花飛絮成春夢,勝水殘山異昔遊。(出自戴叔倫《暮春感懷》)

【譯文】又是落花飛絮的暮春,人生就如春夢一般。勝水殘山風景已不同往昔。想必昔日春日詩人曾與好友一起盡興遊覽,而今回想起來如同春夢,所以風景也與昔日不同了。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出自戴叔倫《塞上曲》)

【譯文】《後漢書《班超傳》載,班超在西域戍邊三十一年,屢建戰功。年老時上書朝廷,請求生入玉門關。詩人說,隻要此身能盡忠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呢?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出自戴叔倫《三閭廟)

【譯文】沅水、湘水滾滾向前無窮無盡,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擊,不能實現自己宏圖大業的哀怨有多麼的深。日暮黃昏一陣陣秋風吹起,三閭廟邊的楓林蕭蕭作聲。

一心忠赤山河見,百戰功名日月知。(出自吳融《有贈》)